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13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约为2.7亿人,其中女性务工者占34.1%,并且这一比例还在继续上升。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进城务工女性已经成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她们的生存状况、城镇融入水平都直接影响了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也影响我国社会稳定与城市化进程。为深入了解进城务工女性城镇融入状况,笔者参与了由广州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与湖北省如若妇女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城务工女性城镇融入现状、问题与对策”调研项目。此项目聚焦城市中的进城务工女性,项目选取东部地区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广州市为调研点,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法,进行实地调研。本文认为,实现进城务工女性城镇融入的现实逻辑在于促进以家庭为单元的城镇融入。本文综合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方法,以新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深入研究当前进城务工女性城镇融入的现状、问题以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以家庭为单元的城镇融入途径。除绪论部分以外,本研究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本研究所使用调查样本的情况以及特征。根据调查问卷与深度访谈、实地观察收集的资料,从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抚育子女数量、空间与职业分布、务工动因八个方面对调查样本的主要特征进行统计描述。第二部分,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技术”简化深入访谈获得的定性资料。针对进城务工女性的经济融入、社会融入以及文化融入三个方面,进行测量和分析。最后,利用一套评价体系对当前进城务工女性融入程度进行量化测量,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融入度偏低。第三部分,根据已分析现状和调查材料,归纳总结当前进城务工女性城镇融入中的重点难题。从进城务工女性个人发展来看,人力资本欠缺和社交结构单一是主要困难。从家庭角度来看,户籍转换困难、基本公共服务获取困难和社会保障缺失制约了进城务工女性家庭梦想的实现。以上几方面原因形成了当前进城务工女性城镇融入的困局。第四部分,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分析进城务工女性城镇融入程度偏低的制度原因。本文认为,离散式流动模式提高了进城务工女性城镇融入成本,性别分工失衡导致进城务工女性承担过多家庭责任,性别歧视固化进城务工女性弱势地位,这些非正式制度因素限制了进城务工女性的发展。从正式制度角度考察,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以“阻”为主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是阻碍进城务工女性城镇融入的根本原因。第五部分,集中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进城务工女性的城镇融入。本文认为,要以分层次逐步落实进城务工女性各项基本权益,分区域实施差异化融入策略和提升政策与规划性别敏感度为政策方案的总体思路。具体政策措施包括,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建筑家庭融入之基;以社区为依托,搭建家庭融入平台;分离户籍与权利的制度捆绑,清除家庭融入障碍;完善以投资为导向的家庭政策,提升迁移家庭发展能力。本研究创新之处,首先在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将研究视线聚焦于进城务工群体中的女性,并且将新生代女性务工人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社会性别主流化纳入针对进城务工群体的研究之中;其次是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考察进城务工女性城镇融入问题的原因所在;最后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处理如何实现进城务工女性的城镇融入,即促进以家庭为单元的城乡流动,为进城务工群体的城镇融入提供新思路,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