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磨削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51208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水平体现着国家工业发展水平,也是国家先进技术实力的体现。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提升与飞速发展,传统人工磨削及抛光制造工艺面临更新换代的挑战,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磨削控制技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热点。本文针对机器人磨削系统的工作特点与精度要求,构建一套控制技术方案,针对离线磨削轨迹规划、力/位混合控制等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机器人磨削系统组成及整体工作流程,分析了系统关键硬件,阐述了机器人系统及技术指标,研究了机器人力觉系统及交互原理。(2)研究了基于机器人运动关节组合的最优轨迹规划方法,介绍了离线磨削轨迹规划流程,通过数学建模,分析了环切法和行切法特点,比较得出了较优机器人运动关节组合数,分析了不等接触力和临界重叠区,选出了最佳临界重叠方案。耦合机器人运动路径,建立了外部TCP坐标系,获取了磨削姿态,解析了磨削指令,通过仿真模拟并验证轨迹规划方法可行性。(3)分析了磨削工艺对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控制需求,构建了系统整体控制方案,分析了硬件组态及软件框架,提炼了控制方案关键技术,启用了机器人中断机制,设计了传感器低通滤波方案,着重研究了力/位混合控制技术,包括重力补偿算法、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力/位混合控制算法和位移法向偏置算法。(4)搭建了试验现场,规划了试验样件临界重叠区,得出了正交行切法轨迹,验证了控制方案可行性,包括上位机软件控制可行性和机器人中断响应实时性,在规划的离线轨迹基础上实施力/位混合控制技术,分析了力/位控制精度,初步验证了机器人磨削控制特性和整体方案。
其他文献
绝对距离测量在工业制造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也是精密计量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激光调频测距技术由于抗干扰能力强, 测量信号处理简单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半导体
本课题来源于大庆油田责任有限公司的“井下拖拉器的研制”项目,目的在于设计出一套适合于井下5000米远距离通讯的系统,不仅要能保证通讯的质量,而且还要能缩短通讯的时间。
X-51A是一款典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它于2013年试飞成功,并创造了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时长纪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以X-51A为研究目标,对其外形进行三维重建,并
火星进入动力学过程存在着大气密度不确定性及其引起的飞行器气动参数的不确定性偏差,成为阻碍火星着陆精度进一步提升的“瓶颈”。火星进入段导航与制导精度是决定最终着陆
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现代化的预算治理体系已初步形成,行政事业单位在改善民生、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然而,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工作中
目的 分析台州市40岁及以上人群肥胖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在台州市6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接受常规体检且年龄≥40岁的
本文首先对月球车所采用的行走系统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推导了月球车正常行驶状态下各车轮的纵向速度,并指出以转向半径为临界值的差速转向系统的正、反向差速的转换条件。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板状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航空航天、造船以及建筑装饰等领域。而板状材质作为大型机械的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外力的冲击碰撞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