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来”类时间词包括“从来、由来、原来、向来、自来、将来、后来、本来、近来、素来、古来、未来、夜来、历来、生来、以来”等十六个词语。以往主要集中在“从来、后来、原来、近来、本来”这几个词的词汇化以及共时的比较描写中,而剩下的词语则甚少涉及,在这一方面留有不少空白。本文以“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理论为指导,采用历时与共时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大量语料为基础,对“X来”时间词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揭示这组词的普遍规律,理清现代汉语中“X来”类时间词的共性和差异,以此深化并完善现代汉语相关的本体研究。从共时角度可以将“X来”类时间词分为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两类进行三个平面的分析。“X来”类时间名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具有语义上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离散性、时间表义的模糊性与明确性以及附加色彩的多样性;二是句法上的位置和与体标记的共现;三是语用上具有衔接连贯语篇的功能。“X来”类时间副词特点,一是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离散型以及丰富的附加色彩:二是句法上能否单用及与体标记的共现;三是在语用上具有连贯、主客观评价、强调和预设功能。从历时角度来看,“X来”类时间词根据其发展演变的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是由“介词短语+来”构成的偏正短语演化而来:从来、自来、由来;二是由同形的偏正短语演化而来:将来、后来、未来:三是派生而来:本来、原来、素来、近来、日来、向来、古来、夜来、历来。“介词短语+来”形成的偏正结构在演变过程中,受到“从/自……以来”结构、隐喻、“所从/自/由+来”结构以及双音化的词汇发展趋势的共同影响,最终演变成时间名词;同形的偏正短语则得益于汉语名词标记“者”的指称化结构“(X来)+者”,最终演变成时间名词;派生而来的词语“X来”则是语素“X”和虚化表示时间意义的后缀“X”组合出现的新词,最终演变成时间副词,其中“本来”、“原来”还可以用作形容词,属于兼类词。“原来”、“本来”在句义用法上看似相近,却有许多细微的差异:“原来”意义核心点是时间,而“本来”的核心意义则是是事实的真实性;“本来”基本搭配抽象名词,鲜少搭配具体名词,而“原来”既可以搭配抽象名词,也可以搭配具体名词; “原来”独具释因解释功能。“从来、历来、向来、素来”语义范围相同,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替换使用。“从来”、“向来”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历来”带有书面语色彩,“素来”和“历来”都具有客观色彩;用于否定句的比例是“从来”>“向来”,“历来”和“素来”常用于肯定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