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预处理对一水硬铝石矿微观结构及其溶出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goo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铝土矿资源丰富,但绝大部分属难溶的一水硬铝石矿,需要高温高碱的溶出条件和较高的能耗。针对此种状况本实验提出了对铝土矿进行焙烧预处理,提高铝土矿中氧化铝的活性,降低一水硬铝石矿的溶出温度。 本文首先研究了溶出温度及石灰添加量对原矿溶出性能的影响;其次研究了马弗炉焙烧预处理、微波焙烧预处理对铝土矿微观结构、溶出性能及赤泥沉降性能的影响;最后对焙烧预处理改善铝土矿溶出性能进行了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温度对原矿的溶出性能影响较大,溶出温度由180℃升高到260℃,氧化铝溶出率从27.56%增加到98.71%,溶液分子比由2.60降低到1.56;石灰添加量对原矿的溶出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石灰添加量的实验得出最佳的石灰添加量为5%。 2.马弗炉焙烧预处理可以改变铝土矿的微观结构,改善铝土矿的溶出性能,依据实验得出的最佳焙烧条件:焙烧温度585℃,焙烧时间30min。在溶出温度为200℃,溶出时间1h的条件下,焙烧矿的溶出率可达到97.83%,溶液分子比为1.39。马弗炉焙烧预处理改善一水硬铝石矿溶出性能的机理是通过焙烧使其失去化合水,继而其晶格发生畸变,比表面积增大,化学活性提高,X衍射分析发现低温活化焙烧后一水硬铝石转变为高活性中间态氧化铝,这是低温活化铝土矿溶出性能明显改善的主要原因。 3.微波预处理也是实现一水硬铝石矿低温拜耳法的一条可行途径,其最佳焙烧条件为535℃,焙烧时间为5min,此时氧化铝的溶出率为82.77%,溶出液分子比为1.62。由于其升温速度快,所需焙烧时间短,有着其它预处理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提高氧化铝溶出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微波预处理改善一水硬铝石矿溶出性能的机理主要是因为微波的选择性加热,使性质不同的矿物间发生离解,增加反应物的比表面积,从而使其溶出性能提高。 4.焙烧预处理均使赤泥的沉降速度有所下降,但能改善赤泥的压缩液固比。
其他文献
金属微滴凝固是一种非平衡快速凝固,其凝固特性和组织随尺寸的减小和冷速的增大发生转变,然而传统测试手段难以实现在快速凝固条件下,对微滴形核动力学的实验研究和微滴尺寸与冷
“空间与图形”具有较强的形象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时应该让学生获得思维的深刻发展.本文以“空间与图形”为例,从六个方面谈谈提升空间图形课教学数学味的一些方法.
本文以钠基蒙脱土(Na-MMT)为研究对象,采用XRD、SEM、FT-IR等现代表征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球磨作用下钠基蒙脱土结构与性质的变化规律,考察了球磨时间、球磨分散介质、球型和改
纳米TiO_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且成本低、无毒,是最有应用潜力的一种半导体光催化剂。纳米TiO_2以其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抗菌等环境卫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纳米TiO_2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催化剂的分散、催化活性以及固定化技术等都成为光催化技术实用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提高纳米TiO_2的分散性能、催化活性和研究高效的负载技术都已
初中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要多层次,多维度地对历史教学方法进行思考.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不要只停留于表面上历史知识的掌握,历史分数的提高,也要着重学生的历史核心
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中,人们都要学会一定的信息技术,才能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立足,而初中生经过了懵懂的小学,他们的学习能力已经有所提升,适于对他们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因此
磁感应电阻抗断层成像(Magnetic Induction Tomography,MIT)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阻抗成像技术,它根据涡流检测原理,利用高频磁场在不接触被测组织的情况下测量生物组织的电导率,从
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时期的一门重要科目,与其他学科相比,它的内容较为抽象,文字表述性不强,而且其中包括的各种计算规则和定义都较为复杂,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失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学越来越与国际化接轨.英语教学也逐渐受到了教师以及学校的大力重视,英语教学也发展得越来越好,但是就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来说依然存在很多我们作为高中英
以人为本是当前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我们展开各项工作的核心,也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原则和标准.本文中我就从自身的工作体会入手,谈谈当前教学改革新时期,我们在实际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