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下A2A受体介导肠黏膜屏障保护功能机制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Y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研究表明,各种大型手术以及急性战创伤引起的急性小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已成为临床常见的诱发肠黏膜屏障(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IEB)损伤、肠衰竭,甚至多器官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1-3]。作为肠道神经系统最丰富的细胞类型,肠胶质细胞(enteric glial cell,EGC)已被证实与IEB功能调控关系密切[4]。研究显示,EGC不仅在肠神经元营养支持和保护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也在保持IEB结构与功能稳定性方面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5]。因此,如何从EGC角度进一步阐明肠I/R损伤机制,加强小肠IEB损伤保护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腺苷酸A2A受体(adenosine 2a receptor,A2AR)是一类G蛋白偶联受体,其与腺苷结合后激活诱导活化腺苷酸环化酶,促进第二信使c AMP的合成并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6]。前期已有研究发现,活化的A2AR可在心、肺、肝等多个脏器的I/R损伤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A2AR可通过调控多个炎症介质作用、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组织损伤[7-10]。A2AR在肠I/R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目前仍不清楚,但近年研究提示A2AR在肠道抗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示A2AR在肠I/R损伤进程中的潜在保护作用[11]。本研究利用野生型及A2AR基因敲除小鼠对比观察正常及肠I/R模型中肠屏障功能及结构改变,同时通过建立EGC与肠上皮细胞系IEC-6的共培养体系,干预EGC细胞A2AR活性来观测其在正常及缺氧再复氧(hypoxia reoxygenation,HR)刺激下对IEC-6屏障功能及中ZO-1表达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小肠I/R刺激下A2AR在介导EGC调控IEB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发现肠损伤保护新靶点提供依据。研究内容及方法1.借助EGC-IEC-6细胞共培养模型及IEC-6细胞缺氧再复氧(HR)模型,通过给予A2AR激动剂或拮抗剂前期干预EGC细胞中A2AR活性,利用跨上皮电阻(TE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IEC-6细胞屏障功能及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对比观察生理及病理情况下干预EGC A2AR表达对IEC屏障功能的影响。同时利用q PCR技术检测EGC细胞内IL-1β、TNF-αmRNA变化,探索其分子机制。2.通过手术夹闭肠系膜动脉建立小鼠小肠I/R损伤,HE染色技术对比观察A2AR野生型及A2AR敲除(A2AR-/-)小鼠小肠黏膜形态学变化,使用Ussing Chamber技术对比观察A2AR野生型及A2AR-/-小鼠肠黏膜通透性变化情况。3.免疫荧光技术对比观察小鼠小肠ZO-1表达分布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技术对比观察A2AR野生型及A2AR-/-小鼠小肠肠上皮细胞中ZO-1表达变化情况。研究结果1.跨上皮电阻(TER)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肠上皮细胞ZO-1蛋白变化可以发现,正常条件下与EGC共培养可使IEC-6细胞中ZO-1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TER值明显上升(p<0.05);而与之相比,给予EGC细胞A2AR激动剂CGS21680预处理组可进一步促进IEC-6细胞ZO-1蛋白表达水平及TER值上调(p<0.05)。同时,缺氧再复氧(HR)刺激可明显抑制EGC细胞对IEC-6细胞ZO-1蛋白表达及TER值的上调作用(p<0.05),而给予A2AR激动剂CGS 21680预处理EGC后可明显恢复ZO-1表达水平及TER值上升,给予A2AR拮抗剂ZM241385处理则使HR的损伤作用进一步加强(p<0.05)。2.q PCR法检测EGC细胞促炎症因子表达发现,与正常组相比,HR条件下IL-1β、TNF-α的mRNA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HR组相比,给予A2AR激动剂CGS 21680作用EGC后,IL-1β、TNF-α的m RNA水平明显下调,而给予A2aR拮抗剂ZM241385作用后则IL-1β、TNF-α表达进一步明显上调(p<0.05)。3.通过Ussing Chamber系统检测小肠上皮通透性发现,假手术组和A2AR-/-+假手术组小肠黏膜上皮通透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与A2AR-/-+I/R组的TER值分别下降了约46%和62%(p<0.05);相比I/R组,A2AR-/-+I/R组的TER值也显著下降(p<0.05)。4.小肠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及A2AR-/-+假手术组小肠黏膜完整、排列整齐、无明显水肿,绒毛无断裂脱落;与这2组相比,I/R组小肠黏膜结构出现破坏,部分绒毛出现水肿、断裂,而A2AR-/-+I/R组可见小肠黏膜结构明显紊乱、水肿,绒毛断裂脱落明显增多。A2AR-/-+I/R组小肠黏膜结构的破坏程度明显重于I/R组,提示A2AR基因敲除可加重I/R刺激对小鼠小肠的结构损伤作用,Chiu评分也与其趋势一致。5.免疫荧光观察发现,紧密连接蛋白ZO-1在肠上皮细胞表面呈线性分布,细胞质、细胞核内未见表达。假手术组及A2AR-/-+假手术组中ZO-1荧光呈连续性表达,且假手术组荧光强度高于A2AR-/-+假手术组(p<0.05),提示A2AR基因敲除可下调肠上皮ZO-1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A2AR-/-+I/R组与I/R组ZO-1荧光强度明显弱化,且A2AR-/-+I/R组的ZO-1荧光强度低于I/R组(p<0.05)。6.EGC特异性标志物GFAP染色分析显示,GFAP蛋白主要在肠绒毛内部基底层呈点状分布表达,荧光呈红色,主要表达于EGC胞浆内,与A2AR-/-组相比,A2AR-/-+假手术组中GFAP蛋白染色明显增多(p<0.05);且相对于假手术组,A2AR-/-组中GFAP也明显增多(p<0.05),提示A2AR基因敲除及I/R下EGC细胞明显被活化。根据GFAP及ZO-1双标结果,提示A2AR在肠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可能与A2AR介导EGC对肠上皮间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调控有关。7.提取各组肠上皮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A2AR-/-+假手术组ZO-1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进一步印证A2AR对ZO-1的调控作用;而I/R组ZO-1表达下降了约47%,A2AR-/-+I/R组ZO-1表达则下降了60%;并且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2AR参与了EGC与IEC之间的细胞对话,EGC可通过A2AR信号通路上调IEC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来保护IEB功能,抑制H/R刺激对IEB的损伤作用。2.A2AR基因敲除可明显加剧急性IR刺激诱导的肠黏膜结构损伤,IEB损伤加重,同时伴随着紧密连接蛋白ZO-1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提示A2AR蛋白在急性I/R刺激下的IEB功能调控中发挥着保护性作用,A2AR有可能成为IEB功能保护新的干预靶点。3.A2AR基因敲除小鼠小肠粘膜内EGC标志物GFAP蛋白表达明显比野生型升高,提示A2AR可能通过调节EGC活性来参与肠屏障调控。
其他文献
为探究鱼类水霉病植物源性杀菌剂的抑菌效果,以水霉病菌为供试病菌,选取了多种具有消炎、杀菌功效的药用植物进行抑菌活性筛选,以抑菌圈直径大小为指标,确定植物提取物对水霉
新产品开发是每个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结合国外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对我国企业可利用企业外技术资源,快速开发新产品、降低新产品开发风险的4种途径,以
期刊
识别病原微生物是激活天然免疫反应的第一步,该过程是通过一系列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来识别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
溶解氧浓度是影响石英砂表面铁锰复合氧化膜催化氧化去除地下水中高浓度氨氮的关键因素.在中试实验条件下,采用在滤层底部和底部1/3处充氧的方式以满足氧化高浓度氨氮所需的
筛选出多种无机药剂和有机药剂对江苏某地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进行稳定化处理,在考察不同药剂对飞灰中重金属固定效果的同时,重点关注了药剂处理后飞灰体系的矿物学特性,分析了
精准扶贫档案既是开展扶贫工作的基础,也是开展扶贫工作的依据,更是记录扶贫效果的载体。然而,扶贫档案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笔者提几点解决的对策。
大科学工程是能够直接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科学发展中解决研究瓶颈,实现理论突破的新阶段。而高校一向被认为是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主要源泉,故高校承担大科学
近年来,很多著名金融机构出现了舞弊现象,并且都引发了巨大的损失甚至倒闭破产,很多国家用立法的形式来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内部控制逐渐成为企业迈入资本市场的“敲门砖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记录地形起伏变化的资料,当中蕴含着各种地形地貌的结构信息,其中包括山谷线和山脊线。由于山谷线和山脊线是地形起伏变化的分界线,因此它们对于地形地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