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流转是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举措。湖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近年来耕地流转成效逐步显现。为进一步推动湖南省耕地高效流转,本文按照区域异质性原则,分别从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和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选取浏阳市、汉寿县和龙山县三个典型县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地调研数据,从流转水平、流转市场化程度、转出耕地“非农化”程度三个维度构建农户耕地转出效果测度指标体系,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开展农户耕地转出效果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针对各地耕地流转中存在的不足,以点带面,分类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指导全省农户有序高效进行耕地流转。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从耕地转出综合效果来看,浏阳市耕地转出综合效果最佳,汉寿县的综合效果次之,而龙山县的综合效果最差。具体而言,流转水平上,浏阳市样本农户耕地转出率及耕地流转价格普遍高于其他两县;流转市场化程度上,浏阳市农业规模经营经营主体的能级、耕地流转的组织化程度及流转方式的市场化程度均高于其他两县;流转的“非农化”程度上,由汉寿县向龙山县、浏阳市依次提高。
(2)就耕地转出效果的影响因素而言,从共性因素来看,户主年龄、耕地破碎度、非农收入占比和流转信息获取难易程度对三县(市)耕地流转均有显著影响。从个性因素来看:国家级重点开发区,耕地流转更多地与受教育程度、土壤肥力及耕地流转政策满意度相关。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受非农劳动力占比及与最近城市间的距离影响。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受通达性、海拔高度及新农保政府补贴金额影响。
(3)基于研究结论,本文针对湖南省及各类主体功能区分别提出了促进耕地流转发展的政策建议。就湖南省而言,要严格农用地用途管制、提高农地平整度、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以及组建耕地流转服务平台。国家级重点开发区需要提升农户受教育程度、持续推进农地整治以及加强宣传耕地流转相关内容。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应该提高农村居民非农就业比重、扩大道路交通网络。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则需完善田间道路建设、提高耕种技术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从耕地转出综合效果来看,浏阳市耕地转出综合效果最佳,汉寿县的综合效果次之,而龙山县的综合效果最差。具体而言,流转水平上,浏阳市样本农户耕地转出率及耕地流转价格普遍高于其他两县;流转市场化程度上,浏阳市农业规模经营经营主体的能级、耕地流转的组织化程度及流转方式的市场化程度均高于其他两县;流转的“非农化”程度上,由汉寿县向龙山县、浏阳市依次提高。
(2)就耕地转出效果的影响因素而言,从共性因素来看,户主年龄、耕地破碎度、非农收入占比和流转信息获取难易程度对三县(市)耕地流转均有显著影响。从个性因素来看:国家级重点开发区,耕地流转更多地与受教育程度、土壤肥力及耕地流转政策满意度相关。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受非农劳动力占比及与最近城市间的距离影响。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受通达性、海拔高度及新农保政府补贴金额影响。
(3)基于研究结论,本文针对湖南省及各类主体功能区分别提出了促进耕地流转发展的政策建议。就湖南省而言,要严格农用地用途管制、提高农地平整度、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以及组建耕地流转服务平台。国家级重点开发区需要提升农户受教育程度、持续推进农地整治以及加强宣传耕地流转相关内容。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应该提高农村居民非农就业比重、扩大道路交通网络。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则需完善田间道路建设、提高耕种技术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