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酸氧化稳定性强、营养保健功效突出,被称为“安全脂肪酸”,合理摄入橄榄油等富含油酸的食用油能够预防多种慢性疾病。提高油酸含量已经成为油料育种和食用油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花生是我国粮油资源中为数不多的在产量、消费量及贸易量上均占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新培育的高油酸花生品种油酸含量高达75%以上,已经成为花生产业新的增长点。高油酸花生正在大规模推广种植,但目前针对高油酸花生油防控慢性疾病的科学研究尚未开展,制约了其健康消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多种代谢紊乱症候群在个体聚集为特征的代谢系统慢性疾病,全球约有25%人口罹患MS,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为此,本研究以高油酸花生油为研究对象,对其化学成分和预防MS的功能活性进行研究,证实了高油酸花生油具有预防MS的功能活性,并利用高通量测序和非靶向代谢组学等先进分析手段,从调控肠道菌群和机体代谢通路的角度探究其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了高油酸花生油化学组成。其油酸含量达到74.71%,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66%,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7.2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0.10%,脂肪酸组成与特级初榨橄榄油较为类似,其氧化诱导期比特级初榨橄榄油长8.5%。2.建立了高糖高脂膳食诱导的大鼠MS模型,高油酸花生油膳食干预可有效预防MS。高油酸花生油和阳性对照特级初榨橄榄油膳食干预均可显著抑制高糖高脂膳食诱导的体重增加和肝脏脂质堆积,体重增加量分别比模型组大鼠低59.83 g和81.08 g;可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较模型组降低2.21和2.45。此外,高油酸花生油还显著降低了MS大鼠TC、TG和LDL水平,分别较模型组降低0.56 mmol/L、1.76 mmol/L和0.18 mmol/L,HDL/LDL较模型组提高0.55。高油酸花生油预防MS效果总体优于特级初榨橄榄油。3.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了MS大鼠肠道菌群变化。高糖高脂膳食可诱导菌群紊乱,高油酸花生油和阳性对照特级初榨橄榄油膳食干预可明显抑制菌群紊乱,显著促进了益生菌的增殖,其中双歧杆菌属丰度提高了5.58倍,特级初榨橄榄油组双歧杆菌属丰度提高了1.91倍;高油酸花生油显著抑制了毛螺菌科、布劳特氏菌属等的增殖,这两种与代谢紊乱疾病相关菌的相对丰度分别降低了29.83%和43.28%。4.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MS大鼠粪便和血清代谢组学变化。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通路在高糖高脂膳食诱导MS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高油酸花生油和阳性对照特级初榨橄榄油预防MS主要影响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通路,亮氨酸是高油酸花生油组和特级初榨橄榄油组共有的血清生物标志物,相对丰度分别为0.90%和0.43%,均显著高于模型组的0.39%。5.总结归纳高油酸花生油预防MS的总体机制为:抑制脂质堆积产生的肥胖、降低血液风险因子,促进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增殖、抑制毛螺菌科和布劳特氏菌属等的增殖,抑制肠道紊乱、调控肠道内氨基酸代谢,通过调控血液中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通路,抑制支链氨基酸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