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农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长期处于一种无序发展的状态,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布局也十分不合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地矛盾也越来越明显。要缓解有限的土地资源与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而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格局进行优化更有利于城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长期处于一种无序发展的状态,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布局也十分不合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地矛盾也越来越明显。要缓解有限的土地资源与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而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格局进行优化更有利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这对当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合理布局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借助GIS软件平台,利用广安区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库以及广安区社会经济资料,结合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广安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格局优化进行研究,并对广安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进行测算,进而提出优化建议。通过分析,本文主要观点及结论如下:(1)广安区农村居民点北部用地密度大,南部用地密度小。从广安区土地利用现状来看,广安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较大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广安区境内较为平坦且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城镇化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南部地区。(2)社会经济因素较自然因素影响大。通过分析,发现高程、坡度、与城镇中心距离、与农村道路距离是影响广安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对多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社会因素的影响比自然因素的影响大。(3)广安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理论潜力为638.03hm~2,经修正后现实潜力为457.95hm~2。其中整治潜力较大的地区主要在恒升镇等12个乡镇;整治潜力适中的地方主要在白马乡等5个乡镇;整治潜力较低的地方为东岳镇、石笋镇。(4)利用熵值法对广安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整治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远离乡镇中心的地区比较靠近乡镇中心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更加适宜进行整治,根据不同条件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提出了城镇集聚型、迁移合并型以及原址保留型三种空间布局优化方案。
其他文献
赵庆熺(1792-1847),籍贯杭州,清代嘉道年间著名文人,尤以词、曲闻名于世。著述颇丰,有《楚游草》《蘅香馆诗稿》《蘅香馆杂著》《香消酒醒词》等。本文以《香消酒醒词》一卷为主要文献依据,以赵庆熺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文学与文献学双重研究视域,对赵庆熺的家世、生平、交友;《香消酒醒词》别集版本、题名、文献整理情况;词作艺术特点、创作思想、接受情况等进行研究分析,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为赵庆熺家世生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运动日渐深入,探索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现行学校管理体制下,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与学生交往频繁,是最有可能对学生产生终生影响的教育工作者,其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成效和全体学生的发展。由于教育对象年幼,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更加深远,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状况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性。因此,探究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状况,找到其
《玄空经》为清末民初民间落魄才子郭友松撰著的一部松江方言小说,该小说充斥着大量的俚俗语汇,具有丰富的语言学价值。本文便以《玄空经》语汇为研究对象,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之进行分析,揭示各语类形成的相互关系,探究《玄空经》中字典辞书未收录的语汇,为字典辞书的编纂提供研究材料,同时丰富近代汉语专书研究内容,促进汉语语汇学的发展。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表明本文的选题缘起,介绍《玄空经》一书
贵州于明永乐年间建省之后,方志编纂实践逐渐步入兴盛时期,其省志多次编修,官修之外,私人撰述亦不鲜见。郭子章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巡抚贵州,所著《黔记》便是私修省志的代表。该志体制宏大,内容丰富,义理明晰,是现存明代贵州省志中卷帙最多的一部,堪称明代贵州省志典范。郭子章《黔记》不仅详录了明代贵州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制度、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在门类设置、资料采择等方面亦多有创见。然而学界对《
随着智慧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教育信息化2.0时代应运而生,从“互联网+教育”到“大数据+教育”,数字化教育正在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的教育事业改革需要为适应教育大数据智能时代做好积极准备。信息素养是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而出现的教师核心素养之一,而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素养作为信息素养的分支和延伸,它的重要作用正在凸显。高中作为学生求学生涯中重要的关键转折阶段,这段时期的学习成果很大程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指出社会责任作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是每个公民应必备的优秀品质。当今社会存在众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亟须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来自生活。生活化教学可将抽象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引起学生兴趣,产生心灵共鸣,从而激发内在的社会责任感。本文拟基于生活教育理论开展生物学教学实践研究,以期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采用问卷法
买地券作为中国古代民间证明冥世土地所有权的随葬文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道教色彩。唐宋买地券道教词语丰富,我们以本文对道教词语的概念界定和分类为标准,采用统计描写、对比考证等方法,从392件唐宋买地券中统计归类了260个道教词语,并选择其中35个更具考释价值和道教特色的词语进行详细考释;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分析探讨了唐宋买地券道教词语的特征以及买地券道教词语研究的价
在中国古代,“讽喻”是儒家解读《诗经》的一种观念和方法,它的突出特点是在字、词训释的基础上阐发出一种指向政治、伦理和道德的言外之意。这种言此而意彼的阐释方法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进入到海外汉学界,然而汉学家在西方学术传统的影响下将其命名为“讽寓”,由此也引发了海外汉学界关于中国传统《诗经》阐释的争论与思考,而这些具有现代意义的争论和思考对于我们探索传统《诗经》文本解读方法的现代阐释与转换具有重要的启示
“兴”是中国文论的核心术语,“兴”为词根的系列词组所形成的词族以独特的言说方式和表达特质构成了汉语论域的阐释体系。通过清理“兴”词族的核心术语和概念命题,研究“兴”词族的生成演变,可知其在时代思想观念发生较大变化时,仍然能够不断地在新的文化秩序中展现出强大的构词能力和生命力,容纳作家、作品和读者。因此,“兴”词族涵盖了整个文学过程,在揭示文学的固有特征方面有着足够的包容性和生命力。通过梳理“兴”的
自我概念对个体的身心成长、成熟和发展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与讨论从未间断。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个体自我概念的水平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学业水平、人格发展均具有预测作用。而初中生刚刚步入青春期,身心发展不平衡,他们积极自我概念的建立与发展对今后的生活状态、学习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探讨团体辅导是否能提升初中生自我概念水平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