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是对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的测试,用以检测和评价其汉语实际运用能力。自2009年11月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正式推出之后,在海内外受到热烈欢迎,考试规模和参考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HSK6级是最高级别的汉语水平考试。在准备HSK6级的过程中,留学生会遇到一些难题。笔者针对他们普遍反映较难,同时在实际测试中得分也相对较低的HSK6级阅读(一)展开研究,在对大量真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病句类型,找出常考考点及重点和难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策略和辅导方法,对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10名不同国别的留学生展开辅导,结合辅导前后的学习效果对辅导策略进行检验,并分析影响留学生HSK6级阅读(一)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概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继续研究的空间,说明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2)第一章,概述HSK考试的性质、作用和意义。简要说明HSK6级阅读(一)的测试目的和测试作用,对这部分试题从题量设置、选项字数、试题难度和病句类型等几方面展开分析。分析病句产生的原因,结合真题归纳出三大类型共八种病句错误:1.词语使用错误(实词错误、虚词错误、关联词语错误);2.句法错误(句子成分缺失、特殊句式错误、语序错误、句式杂糅);3.语义表达或逻辑错误(语义表达或逻辑错误)。对所搜集到的22套真题中HSK6级阅读(一)的病句类型进行归纳统计,结合统计数据分析常考的考点并根据留学生的反馈确定辅导的重点和难点。(3)第二章,以现代汉语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理论为指导,依据HSK6级阅读(一)真题病句类型和常考的考点、重点和难点制定了全程使用真题、以语法讲解为主词汇学习为辅、分阶段循序渐进、课上集中讲解和课下个别辅导、个案跟踪等辅导策略,并依据辅导策略制定在词汇、句法、阅读等方面的学习和辅导方法。以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10名不同国别的留学生为辅导对象,以22套真题HSK6级阅读(一)为辅导材料,将目的语规则讲解和学生中介语偏误相结合,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进行辅导。(4)第三章,概述每个小的辅导阶段的辅导效果,对整个辅导过程中辅导初期和后期的两次总体测试成绩进行对比统计。具体分析每一位参与辅导的留学生来华之前的汉语学习背景及来华后的汉语学习情况,将辅导初期和后期的HSK6级阅读(一)的得分情况及两次HSK6级词汇的考试成绩记录并对比,依此检验我们制定的辅导策略。同时指出,国别和语言文化背景、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以及试题中存在的问题等对HSK6级阅读(一)学习的影响。本文旨在帮助汉语学习者对HSK6级考试及HSK6级阅读(一)有清晰的认识,解决他们在HSK6级备考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对汉语学习者的HSK6级备考具有指导意义,同时,还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师进行此方面的辅导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