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尺寸水力涡轮结构设计及水力性能仿真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pf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石油钻井中,水力减阻振荡器可以将钻柱与井壁的静摩擦转化为动摩擦,改善钻压传递效果并提高机械转速,应用越来越多。但是螺杆驱动水力减阻振荡器长度大、压降高、密封难度大、耐高温性能差,不能完全满足现代钻井的需要。水力涡轮具有结构紧凑、耐高温、转速高的优点,但缺乏小直径产品,2016年国内才成功研发首套89mm涡轮钻具。论文尝试开发小尺寸水力涡轮,替代螺杆驱动马达,以克服目前水力减阻振荡器的不足。在研究普通大尺寸涡轮叶片型线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总结了基于五次多项式曲线的叶片参数造型法,叶片型线调整灵活、计算简单。应用五次多项式叶片参数造型法,成功设计出了基本型小尺寸涡轮,并进行了三维造型,定子外径为76mm。应用Fluent软件,对所设计的基本型小尺寸涡轮的水力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涡轮的内部流场及性能参数;单级涡轮最高效率时,转速为1718.87rpm,扭矩可达1.027 N·m,输出功率为184.86W;转速为143rpm时,扭矩可达1.73 N·m。对结构参数的正交分析表明,前缘半径对于输出扭矩影响十分显著,前缘半径越大,输出扭矩越大;后楔角对叶片输出扭矩影响较为显著,随着后楔角增大输出扭矩增大。叶高对叶片水力效率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叶片越高,叶片水力效率越高;前缘半径对压降具有较显著的影响,前缘半径增加,压降加大。涡轮叶片推荐值为:前楔角为15°、后楔角为15°、前缘半径为0.6mm、后缘半径为0.3mm、叶高为9mm。对优化结构的涡轮水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其性能指标均优于基本型涡轮,最高效率达80.26%。对钻井液参数进行的研究表明,钻井液流量或密度增大,涡轮扭矩增大。而钻井液黏度增加,扭矩减小。钻井液液流量、密度或黏度增大,涡轮压降增大。随着钻井液流量增加,涡轮效率先增大后减小。钻井液密度增大,涡轮效率随之增大,并呈现了一定的非线性。钻井液黏度增加,涡轮效率随之下降。
其他文献
随着海洋油气资源不断向深海水域开发利用,水下采油树的安装下放难度也随之增大,这就对其下放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平台-钻杆-采油树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下放过程的耦合动力学进行分析,并确定钻杆下放安装采油树作业窗口。首先,对水下采油树的下放工艺进行研究,对比不同方式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下放工艺;然后,对采油树下放安装过程动力学研究现状和作业窗口的分析方法进行调研,依据调研结果制定合理可
随着国内外能源供求矛盾的日益加剧,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兴能源,非常符合当下发展的需求。页岩气有很多种赋存状态,其中一小部分以溶解态天然气存在,而其余的绝大部分都吸附在有机质表面和岩石颗粒或游离在孔隙与裂缝之中。孔隙的结构和种类也多种多样,主要由页岩干酪根,粘土矿物等组成。页岩气藏是一个包含微纳米孔隙、微裂缝以及裂缝的多尺度的复杂系统,页岩中的孔隙一般都在纳米尺度
螺旋埋弧焊管因其生产效率高,在长输油气管线建设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其内、外焊道成形不良,降低了钢管的防腐耐蚀性能,加上埋弧焊热输入量偏大,焊缝区和HAZ晶粒粗化导致接头性能软化。本文旨在借助数值模拟技术和焊接工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内焊道双丝串列螺旋埋弧焊接和外焊道三丝串列螺旋埋弧焊接热过程数值分析模型,对焊接温度场、熔池流动行为和焊缝形貌进行模拟分析,为改善焊缝成形和提高接头质量提供理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减少、世界油气资源需求的增加和油气藏开发技术的进步,致密油气藏的开发在国内外已经成为热点。对于致密油气藏,水驱后期水窜、水淹严重,常规的注水开采,无法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根据渗吸作用设计开发方案对此类油藏进行开采开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需要深入理解和认识致密储层渗吸机理。为了研究各种因素对致密储层岩石自发渗吸过程的作用机理,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中的VOF方法,在开
压裂作业是油气田增产的重要措施,但同时带来了大量的压裂废水。废水中含有压裂液中携带的各种有机添加剂,处理难度较大,尤其是化学需氧量(CODCr)很难达标排放。因此,必须结合压裂废水中有机物组成的性质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首先,对涪陵压裂废水进行水质分析,结果显示,其CODCr值为1904.5 mg/L,TOC值为345.4 mg/L,SS值为384 mg/L,粘度值为0.8760 m P
三次采油中广泛采用聚合物驱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采油率。但是在聚驱的后续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注聚压力升高、注聚速度下降等,这严重影响了聚驱效果。传统的解堵方法常采用强氧化剂,其安全性低且效果较差,因此研究注聚井堵塞物的形成机理,寻找防堵塞的化学方法对聚驱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离堵塞物,发现它的主要成分为砂土、污油以及包括水在内的挥发物。对分离出来的原油和参比原油进行了四组分和相应的元素分析,
由于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需求不断增长,页岩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一直处于研究的热点。页岩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主要的富集空间为页岩地层,由于其污染少,分布广,资源丰富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取代燃煤有力的替代者。中国面对快速的能源消耗和燃煤引起的严重环境问题,在页岩气勘探中表现出更大的压力,但这促进了能源配置从煤炭向天然气的转变。甲烷的吸附和驱替的精确表征在估算气体位置和预测井产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页岩储层孔
致密油是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新热点,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但是开采起来十分困难,因为致密油的储层具有特殊性,属于非均质性很强的低渗透储层,常规物性差,孔隙结构复杂。为了提高致密油产量和致密油的采收率,需要深入研究致密油储层岩石中的流体流动机理,解释致密油储层中孔隙结构、流体物性等因素对流体流动的影响,认识宏观渗流规律,本文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致密油储层中的流体流动进行了模拟,重点研究
纳米多孔介质材料中的流体流动在纳米科学、纳米地质科学、能源科学和材料科学等不同领域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为了研究油水两相在页岩数字岩心中的运移规律,本文定量表征了油—水—岩石的相互作用,构建了纳米多孔介质驱替模型,同时结合格子玻尔兹曼多相流模拟方法研究了纳米多孔介质中油水两相的传输过程。本文详细地探讨了油—水—岩石的相互作用,系统地研究了润湿性、压力等因素对不同种类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石油消耗量的大幅增加,中轻质原油的可利用量逐渐减少,稠油资源在石油资源中的比例和地位越来越重要。由于稠油极为粘稠,难以流动,在开采过程中采用了诸多工艺,这些工艺手段的使用,往往会改变稠油的组分组成或所处环境条件,导致稠油稳定性下降、沥青质聚沉风险加大,因此研究稠油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为稠油稳定性问题,包括稠油稳定性的改善及表征两部分内容。改善稠油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