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杀菌剂吡噻菌胺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及立体选择性降解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tiedaoxue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实测与计算电子圆二色谱图(ECD)对比的方法,确定了吡噻菌胺对映体的绝对构型;同时建立了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土壤和水体中吡噻菌胺的手性残留分析方法;另外,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吡噻菌胺外消旋物和单体在土壤和水体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行为;最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仪(UHPLC-HRMS)推测了吡噻菌胺在土壤中的潜在代谢产物。对比实测和计算ECD谱图,吡噻菌胺对映体的洗脱顺序为R-(-)-吡噻菌胺和S-(+)-吡噻菌胺;吡噻菌胺对映体在Superchiral S-OD(4.6×150 mm,5μm)柱上实现手性分离,分离条件如下: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溶液=50/50(v/v,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3μL。前处理方法为土壤样品经乙腈涡旋提取后PSA净化,水体样品(0.5 m L)与等体积乙腈混合过滤。方法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分析方法线性良好(R~2≥0.996),定量限与检测限分别为0.005~0.01 mg/kg和0.0015~0.003 mg/kg;吡噻菌胺对映体在不同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在74.93%~111.3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5%。在土壤降解试验中,吡噻菌胺对映体的降解速率顺序为黑龙江哈尔滨>安徽合肥>贵州贵阳>海南海口,其降解速率受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活性影响较大。在不同条件下,四种土壤类型中均观察到吡噻菌胺外消旋体的立体选择性降解,即S-(+)-对映体优先降解,有机质可抑制其在土壤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程度;同时,吡噻菌胺外消旋体的降解受培养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影响;降解过程中吡噻菌胺光学纯单体在四种土壤中保持手性构型稳定,R-(-)-单体降解快于S-(+)-单体降解,与外消旋体中对映体的选择性降解情况相反;在土壤样品中检测到了一种已知的手性代谢产物753-A-OH。在自然水体中,吡噻菌胺对映体的水解顺序为湖水<雨水<自来水,其降解速率与水体溶液的pH 值成负相关,并且受微生物活性影响较小;在不同pH 的缓冲溶液中,吡噻菌胺对映体的水解速率顺序为pH 5>pH 7>pH 9,表明在酸性介质中吡噻菌胺较易水解;在自然水体和缓冲溶液中均观察到S-(+)-对映体优先降解;在培养过程中吡噻菌胺对映体在水体中呈现手性构型稳定。本论文首次确定了吡噻菌胺对映体的绝对构型,建立了其在土壤和水体中的手性检测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其在土壤和水体的立体选择性降解研究中,所得数据能更加全面地确定吡噻菌胺在对映体水平上的环境行为和安全风险。
其他文献
宫颈癌是是全球妇女中致死率前四的癌症,而其目前的治疗方法存在着复发率高、副作用大等风险。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对多种类型的癌症(尤其是女性)具有抑制作用。大波斯菊苷作为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已被报道具有抗癌活性。目前,由于天然活性物质具有低毒、安全等特性而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作为膳食补充剂、药物辅助治疗剂进行研究。本论文通过转录组学和体外细胞实验研究了大波斯菊苷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机理,主
以实现既高效阻燃,又尽可能减少材料力学性能损失为目标,采用“硅烷原位合成改性”法,开展LDHs基PP阻燃剂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工作。论文针对LDHs所存在的粒子间易发生团聚,在非极性PP材料基体中的分散性、相容性较差,大量添加会降低PP材料的力学性能;卤锑系阻燃剂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等问题,创新地采用“硅烷原位合成改性法”制备硅烷原位合成改性Mg Al-LDHs。将所制备的LDHs与Sb2O3复配构成无
碳化硼(B4C)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具有低密度、高硬度、高强度及良好的中子吸收能力等特点,在防弹装甲及核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烧结制备出高致密度的B4C陶瓷通常需要很高的烧结温度(2000℃以上)。添加第二相是有效改善B4C烧结性能和提高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Ti B2、TiC和SiC具有低密度、高强度等特点,作为第二相能改善B4C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提高抗氧化性能和综合力学性能。此
苯甲醛在食品、制药、香水等行业都有着广泛应用。近年来常以苯甲醇为原料通过热催化手段氧化合成苯甲醛,但该反应通常在使用有机溶剂或更苛刻的条件下才能获得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因此,探索和开发一种在相对温和条件下就能高效氧化苯甲醇为苯甲醛的催化剂显得尤为重要。石墨相氮化碳(g-C3N4)具有适合于紫外-可见光吸收(2.7 e V)的带隙,能将入射光子转化为局域热,被认为是一种在光热驱动催化方面具有广阔应用
天然产物具有多种功能,然而,一些未经改性的天然产物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右旋糖酐蔗糖酶已成功地修饰了多种天然产物结构,极大的改善了天然化合物的水溶性和稳定性,逐渐受到关注。但是转糖基活性较低,使该工艺应用受限。本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右旋糖酐蔗糖酶进行合理改造,以咖啡酸苯乙酯为受体,获得高转糖基活性、高产物特异性的右旋糖酐蔗糖酶突变酶。首先,本文在实验室已有的来自Leucono
彩色眼底视网膜图像是诊断眼底疾病的基础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这些眼底疾病中最常见的种类之一。迅速准确地处理眼底图像能够有效帮助糖尿病患者进行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大幅度提升治愈率。但是目前人工诊断较大程度依赖有经验的医生,不仅耗时,而且导致边远地区缺乏医疗资源的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救助。因此,通过图像处理、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方法来实现自动化辅助诊断,对
随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的提出,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等的发展就愈发重要。但广州所处于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属于经历三次海退和三次海侵六个阶段形成的珠江三角洲软土地貌,珠三角地区软土的成分复杂、压缩性强、承载力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及建筑物建成后都容易引起地基失稳或沉降等问题。此外,广州作为超大型城市,人口增长迅猛,土地资源紧缺,将河道沉积的砂土与地
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危害。氢气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的理想载体,具有燃烧热值高、绿色环保、易于储存等特点,因而已被广泛研究,是传统化石能源最有潜力的替代者之一。目前,工业制取氢气的方法主要是煤炭气化、蒸汽甲烷重整等方法,这仍然需要耗费大量的化石燃料。而电催化析氢法(HER)由于其简单便捷、副产物无污染、经分离后的氢气纯度高等特点,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在HER中,铂等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覆盖分类对于国土空间规划意义重大,而目前的分类方法多集中传统的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等机器学习算法,从基于像元和面向对象两个方向实现对土地覆盖的分类,这类方法存在着泛化性一般等缺点。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遥感影像分类能够高效、准确的提供地物类别信息,赋予遥感解译更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为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监管土地使用提供动态的数据信息,但是对于大尺度、高精度的土地覆盖分类却少有研究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机体内发挥多种生理功能。富硒酵母作为一种有机硒来源,比无机硒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率和安全性,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关于富硒酵母粉的制备工艺及在果酒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试验以课题组前期从贵州开阳地区桑葚果园分离得到富硒酿酒酵母SY2为发酵菌种,对其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菌体生物量和硒转化率,并分别利用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富硒酵母粉,最后将富硒酵母粉应用于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