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描述功能句的对比与翻译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30798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功能相同,意义相似”。前者是指译文和原文在修辞功能上相同,后者是指译文和原文在意义上相似。功能翻译理论是由早期的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目的理论、翻译行为理论及文本分析理论等发展而来。功能翻译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凯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为标志的,此书首次把文本功能作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雏形。第二个阶段是赖斯的学生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创立的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翻译的目的论。第三个阶段,在威密尔的“目的论”的基础上,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提出翻译行为论。之后,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tiane Nord)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集大成者和主要倡导者之一,在诸多德国功能派学者中首次用英文全面系统地整理归纳了功能派各种学术思想,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阐述了功能派复杂的学术理论和术语。提出了翻译文本分析理论和翻译的忠诚原则。功能派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以形式及等值主导的传统翻译理论,把翻译研究纳入到了一个更为宏大的语境之中,极大地拓宽了翻译的研究视野。功能靠结构来体现。经由译学研究的认知-功能途径,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语言和语言结构进行解释,用功能语言学理论对语言和语言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相互转换的两种语言,从“形同”求“意似”,实现译文和原文的“功能相同”、“意义相似”。语言分为五大修辞功能:陈述功能、描述功能、定义功能、分类功能和指令功能。不同民族的语言不同,表达的功能可以是相同的。翻译是一个认知过程,只有认识了的事物,才能用语言表达;翻译是一个表达过程,只有掌握相互转换的两种语言,深知它们的文化特点和语言功能,才能表达适切,得体,译出理想译文。本文旨在从翻译的认知-功能视角,对汉英两种语言的描述功能句进行分析与比较。通过研究汉英描述功能句的基本结构及其异同,总结描述功能句在汉译英过程中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这为翻译研究开拓出语言学视角的新路。汉语中关于描述功能句的定义很多。陈望道将之命名为描记句,指陈述事物的形状境界。这种句子的谓语,大都是形容词(陈望道,1978)。吕叔湘在认为以形容词为谓语的句子就叫描写句(吕叔湘,1979)。王力认为,描写句是用来描写人物的德性的。现在大部分人认为描述句是指主谓谓语句中,形容词做谓语的句子(陈建民,现代汉语句型论,北京:语文出版社,1986)。辞海定义,描述句是“用来描写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等的句子,谓语部分一般是形容词”(《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本人经过大量实证研究,认为描述句是描写人或物的性质,状态,特征等的句子,由状态动词和状态形容词作谓语描摹人或物状貌的句子,它是语义上的状态动词和状态形容词谓语句等的综合。我们这里所指的描述功能是指用描述修辞手段,达到对人或事物进行描述的目的或结果。本文讨论了汉语主谓句中表达描述功能的句子,即形容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中所表达的描述功能的翻译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按照企业经济创新体系理论,结合银行商业化经营特点,分别从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五个角度阐述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重要性。
采用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暴露浓度下除草剂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对鲫鱼各个组织器官CAT活性均产
通过以65名孤儿为被试,采用问卷法(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我描述问卷(SDQ)、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进行调查,探讨孤儿的社会支持、自我意识与健康水平在性别、年龄上
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双性化的性别角色发展模型是最适合的性别角色模型,双性化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社会适应能力更好。为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疗法与普通毫针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intervertebraldiseprotrusion,LIDP)中临床疗效差异,探讨其治疗LIDP的机理,旨在通过观察电针夹脊穴对
本文通过总结中国人寿万宁支公司开展农村寿险业务的经验,提出要在吃透省情的基础上,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求真务实,坚定发展农村寿险业务的信心。并建议重视农村保险网点建设,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语文教师创新能力与学科整合能力及信息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的一项重要
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教师个体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激发;在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教师群体有着很高的精神需要;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体现为对自身价值
当前,我国政府正在着手构建一个“学习型”的社会,这一社会的形成应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并以提高人的精神教养及完善人性和人格为主要目标。那么,具体地说“学习型社会”应
本文基于风险的视角对盈余质量进行了研究。从分析经营现金流和盈余的制衡关系出发,借鉴标准离差率的理念,建立了盈余质量的新的评价指标—波动系数,作为盈余质量的替代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