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波长孔阵列中表面等离激元的Fano共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aig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等离激元是金属自由电子的一种元激发,用来描述电子在外界激励下振荡的集体运动行为。由于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器件具有能够突破衍射极限等性质,表面等离激元学,作为一门既独立又和其他领域互有交叉的学科,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亚波长孔阵列中的反常光透射或称增强光透射,正是由于有了表面等离激元的辅助,才使得这种异于传统衍射理论框架下的现象得以产生。  表面等离激元辅助的反常光透射谱通常表现为物理学中常见的Fano线型。Fano共振理论是一个普适理论,适用于非共振通道和共振通道共存的物理体系中。二维亚波长孔阵列中的反常光透射现象也可以在Fano共振的理论框架下得以解释,其中非共振通道对应于入射光从单个亚波长孔中的直接透过,而共振通道与入射光激发出的表面等离激元密切相关。在Fano共振理论中,共振通道的阻尼是影响共振强度的一个关键因素,本论文从不同角度对几种阻尼机制进行了讨论。  本论文系统地比较了在红外波段Si基外延Ag薄膜和多晶Ag薄膜在air/Ag和Si/Ag两个界面上Fano共振的不同行为,发现在这个波段,薄膜表面的粗糙度仍然会极大地影响表面等离激元参与的Fano共振的强度,并提出了用于模拟金属薄膜表面粗糙度的模型。  在红外波段,本论文利用相同的超元胞作为基本单元,设计了一系列12重准周期结构,实现了相同的非共振通道,从而使用改进的Fano线型拟合方法对Fano共振中的共振通道进行了直接比较,发现局域旋转对称性对Fano共振的强弱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本论文还给出了12重准周期结构的最低阶Fano共振的色散曲线,并对亚波长复式孔阵列中Fano线型不对称度二次变号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两部分内容作为附录列于正文之后。  本论文的工作不但有助于深入理解二维亚波长孔阵列中表面等离激元参与的Fano共振的物理机制,同时,所涉及的Fano线型调制工程对于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学的器件设计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研究了LaSrAlO4单晶,LaSrAlO4基底上的La2/3Ca1/3MnO3薄膜在外加偏压条件下的光电响应,同时还研究了Si基底[STO/LSMO]13多层膜在不同磁场和温度条件下的200-2200 nm波长
磁约束核聚变的目的是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托克马克被认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可能途径之一。在托克马克研究的各个方面中,热等离子体和高能粒子的
颗粒物质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为广泛的物质之一,表现出较为丰富的性质。颗粒物质不仅具有固体的某些性质,又同时具有液体和气体的许多性质。如今颗粒物质已经是一门涉及到多个学
氧化铟是属于一类被称为透明导电氧化物的极为特殊和重要的材料,经过锡参杂之后的ITO薄膜材料因为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很高的可见光透射率而成为当下高新光电子器件的主
在现代社会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器件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随着人们对电子特性的不断深入研究,集成电路芯片的特征尺寸已经达到了极限。此时,光子晶体的优异性能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光子晶体是以光子作为信息载体的,而光子间相互作用很弱,这就大大降低了能量的损耗,从而提高了效率,光子的传输信息快,传输带宽(1015HZ),且光子具有更大的容量、更强的抗干扰性能以及更好的保密性。此外,
当块体材料被制备成微纳米尺度的纤维后,其力学和功能特性会有大幅的提高,甚至会有一些在块体材料中观察不到的新功能特性。金属玻璃具有不同于晶态金属材料和玻璃材料的很多
空心结构的纳米材料是材料制备领域中具有重要发展前景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通过一定的合成条件,制备出具有一定形貌和功能的空心结构纳米材料已成为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受激布里渊散射(SBS)作为一种光学非线性效应,自被发现以来在非线性光学领域成为一个广泛的研究课题。随着激光器作为研究手段的不断深入,对SBS一些特殊性质的研究和利用也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