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离子型稀土是我国南方独有的一类宝贵中重稀土资源。由于长期来无序粗放开发和早期落后的开采工艺过程,稀土矿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成为南方红壤区的典型生态系统退化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型稀土是我国南方独有的一类宝贵中重稀土资源。由于长期来无序粗放开发和早期落后的开采工艺过程,稀土矿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成为南方红壤区的典型生态系统退化区。矿区生态恢复的首要工作是植被重建。南方草本植物芒萁是严重退化生态系统中最后退出也是治理中最早侵入的植物。本研究以福建省长汀县稀土矿区以及芒萁为研究对象,分析芒萁生长状况及环境特征,应用突变理论探究芒萁种群的生长动态趋势;从芒萁的生物量分配、养分需求和稀土元素累积特征探讨芒萁在稀土矿区环境中的适应策略。其主要成果有:(1)随着稀土矿治理年限增加,芒萁平均株高、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著增加,植株密度则相反;季节动态上,各样地芒萁生长趋势一致。(2)稀土矿区土壤容重在1.44~1.65 g/cm3,pH值在4.19~4.66,土壤含水率为6.27%~11.33%;土壤TC、TN、TP含量随着治理年限增加明显改善,但平均含量仍远低于全国土壤平均水平,尤其TP极为低下。土壤中的稀土元素主要为轻稀土富集型,平均含量在310.42~1509.17mg/kg,显著高出中国大陆土壤的稀土含量平均水平。(3)芒萁种群的突变模型结果表明,矿区各样地的平均Δ值均小于0,位于突变模型中不稳定区域;根据矿区的实地样方调查和验证,各样地芒萁种群均处于蔓延扩散状态,对应于模型中的下叶到上叶突变过程。(4)芒萁生物量分配上,随稀土矿治理年限增加,根冠比从1.36到0.38,体现较强的表型可塑性和环境适应性;养分含量需求上,芒萁以维持较低元素含量达到高效的元素利用效率,且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各样地中芒萁随治理年限增加地上部分N含量逐渐减少,地下部分C、P含量增加;稀土元素累积上,芒萁地上部分内稳性指数HLREE、HHREE、HREE均大于1,地下部分均小于1。相对于地下部分,芒萁地上部分在累积土壤轻、重以及总稀土元素含量上具有很强内稳控制能力,当环境稀土含量很高时,植物地上部分又会产生土壤-植物壁垒作用,从而产生选择吸收和控制性积累。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四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
为研究重载铁路非等跨简支梁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的分布规律,建立6-32 m+40 m+6-32 m(30 t轴重)重载铁路简支T梁与轨道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与13-32 m简支梁桥相对比,研究温度、竖
长期以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高校推动实现社会服务和经济贡献的一大难题。当前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也提出了新时代下的新要求,因此,本文结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于三螺旋理论、协同创新理论和学术创业理论基础,提出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的概念内涵,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是大学在国家战略引领下,结合市场及社会需求,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从而创造直接的经济或社会效
随着天文领域的发展,针对空间图像的研究日益重要。为探究太阳磁场对空间环境及天体活动的影响,“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背景型号研究”获批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旨在研制一颗太阳探测卫星用于太阳磁场图像的成像观测。在通过卫星获取高质量太阳磁场图像的同时,会得到大量数据,其回传受到传输信道及存储资源的限制,因此有必要在传输前对太阳磁场图像进行在轨压缩。而当前空间图像处理领域常用的压
以上海轨道交通六号线十标段民生路~云山路地下隧道掘进工程为例,介绍了新型双圆盾构机的进、出洞的施工技术。在汲取单圆盾构机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洞口土体加固、地面沉降
生物质是仅次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资源,然而生物质能源因其具有较高的含氧量和含水率以及较低的热值,热化学转化的普适性被制约。因此需要对生物质原料进行脱氧提质预处理。我们在前期的研究中提出了加压烘焙预处理方法,并证明了加压烘焙下气体和液体的收率明显提升,并且气化时焦油的生成量明显下降。本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加压烘焙对生物质脱氧提质的影响,并对其固体产物的热化学转化利用进行了研究。
采用Cooke提出的摩擦桩的荷载传递物理模型,导出了土层锚杆荷载传递的双曲线函数模型及荷载与位移关系的理论解,并将理论解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该模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