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墨烯的功能化复合材料及其在储能器件中的应用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n22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独特的单原子层结构赋予其丰富而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纳米电子器件,化学电源,太阳能电池,电子显示器,热/电传导器件和功能性复合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围绕石墨烯及其功能化复合材料,并对其在储能器件中的应用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研究提出了大批量制备氧化石墨烯(GO)的新方法。通过对Hummers法的研究和改进,使用膨胀石墨取代常用的鳞片石墨材料进行氧化剥离,提高了单层GO的剥离效率和产量,简化了反应步骤,缩短了反应时间,可直接剥离得到单层GO,无需经过超声剥离即可用于下一步复合材料的制备合成,为大量制备单层GO并用于复合材料的合成打下基础。   2.采用原位方法制备了基于还原石墨烯(RGO)的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这些复合材料在锂硫电池,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体系中的应用,取得较好的结果。   3.开展基于新型高温处理石墨烯(MG)的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设计和研究,制备了MG-S,MG-MnO,MG-MnO2复合材料,分别研究这些复合材料在锂硫电池,锂离子电池,锂空气电池体系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MG石墨烯由于具有高电导率,高比表面积,高单层分散性等优点,作为导电骨架远优于RGO石墨烯骨架,其相应的复合材料所表现出的电化学性能均显著优于基于RGO的复合材料。   4.针对石墨烯表面的氮元素掺杂以及氮掺杂石墨烯在储能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三聚氰胺同氧化石墨烯的反应在石墨烯表面实现氮元素掺杂并同时阻止了石墨烯面对面的团聚现象,从而得到一种疏松多孔的三维氮掺杂石墨烯骨架材料。该骨架材料应用于锂硫电池体系获得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表现。
其他文献
许多神经中枢疾病与人体一氧化氮自由基的含量密切相关,但是一氧化氮自由基的半衰期很短,大约只有6秒,在体内被迅速氧化成NO2-和NO3-,很难直接检测。因此,一氧化氮自由基的氧化产
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Poly-p-phenylene-benzobisoxazole,PBO)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高热稳定性、高耐化学腐蚀性的新型纤维,但是由于PBO纤维表面光滑,而且PBO分子链上无极性基团,这使纤维与树脂基体难以浸润,导致纤维与树脂基体结核的界面性能差,界面剪切强度低,不能进行有效的应力传递,从而影响了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发挥,限制了PBO纤维在先进复合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因
本文通过聚合开环反应得到氨基功能化高分子复合材料(amino-functionalized polymermaterials)。通过改变合成过程中功能单体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GMA)的用量、交联剂二乙
近些年,纳米TiO2因其具有独特的结构与性能而倍受各国学者关注。本论文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自制纳米TiO2光催化剂,并以过渡金属(铁或铜)-稀土金属(钆或铈)为共掺杂源
大环化合物在药物开发和超分子化学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结合的灵活性和结构的特殊性而被称为“明星分子”。在药物开发的研究进程中,大环类药物一直是医药领域的经典研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