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罪量刑情节的认定与适用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g1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刑法修正案(七)》修订以来,国内学者对绑架罪量刑情节的性质、认定与适用的争议越来越多。我国刑法共对绑架罪条文进行过两次大的修改,分别为《刑法修正案(七)》与《刑法修正案(九)》。《刑法修正案(七)》增添了“情节较轻”这一条款,《刑法修正案(九)》对加重条款进行了细化,根据绑架罪对被绑架人所侵害的程度,进行了更加明确的区分,以期达到罪刑责相适应。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绑架罪的情节较轻与加重情节的认定与适用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对绑架罪情节的认定与量刑适用进行重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虽然《刑法修正案(七)》增添了“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一规定,然而至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没有对“情节较轻”做出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对这些情节的适用较为混乱。特别是对绑架罪的未完成形态是否可以作为“情节较轻”的认定基础?绑架罪未完成形态的量刑应该如何适用?这些都是理论界与实践界所面临的问题。既然《刑法修正案(九)》修改后的加重情节将“杀害”被绑架人与“故意伤害”被绑架人的情形相并列,那么就需要对加重条款进行重新理解。考虑到加重条款的法定刑较高,并且进行定罪量刑必须以行为人的社会危害性为基础,因此,杀害被绑架人未遂但致人重伤的情形应包含在加重条款内,而杀害被绑架人尚未致人重伤的以及杀害被绑架人中止或者预备的,不应适用加重条款。在适用量刑时,应考虑绑架人的主观恶性、行为手段、行为对象以及危害结果等,如果属于杀害未遂的情况,那么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杀害被绑架人预备或者中止,应当作为绑架罪基本犯的酌定情节从重处罚。“杀害被绑架人”的发生阶段应包括实施绑架行为阶段与绑架后非法控制人质阶段。绑架罪加重条款中的“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这一情形不存在未遂形态,应该按照绑架罪一罪处理,并且此处的“故意伤害”并不等同于绑架行为中的实行行为,在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情形下,应作为绑架罪基本犯的酌定情节。《刑法修正案(九)》将绑架罪加重情节的法定刑修改为死刑或者无期徒刑,这样更符合罪责刑相适应的要求,也体现出限制适用死刑的精神。
其他文献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对污水的监测得到水质状况的参数,利于水质的治理。随着环境和水污染的加剧,我国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制定水质监测标准和治理措施至关
介绍了卫星地面站通信设备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系统测试项目。系统采用计算机、测试仪器与 GPIB协议 ,实现了卫星通信设备测试工作的自动化 ,并可代替以往人工
以近年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压力的相关研究为依据,从教师压力的研究现状、研究分析、压力缓解途径三方面进行探讨,阐明该领域的研究趋势:注重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结合;探
一些学生患有表演性人格障碍,它产生的重要诱因是心理落差。造成这种落差不仅与家庭教育相关,亦与引导学生发展的教师及学生本人直接相关。教师可以采用有意忽视法、情绪疏通
抓好政治建设,机关党建工作就“扎了根”“铸了魂”。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的要求,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要坚决扛起“两个维护”的特殊历史使命和重
报纸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我国"十二五"规划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以节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从而促使学生个性的养成,健全人格。阅读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间接交流工具,其过程是一个有目的
在实验室测量岩心的地层因素及电阻率指数,是电阻率测井解释的一项基础工作。但是,过去采用的“失水法”、“漏斗法”和“气吹法”都有一定的缺点。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测量技术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牛奶中10种β-兴奋剂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酸性水溶液提取,提取液经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净化,LC/MS/MS方法测定。采用了Thermo H
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多维价值问题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探讨这一问题离不开对体育本质和功能的追问。在以理解体育本质和功能的起点背景下,结合当前体育教学的现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