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赊销信用风险控制问题研究——基于高校教材经销的视角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an_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我国的出版行业市场经济体制一直没有全部建立起来,出版业市场化的程度很低,各种管理缺失,在流通环节更是表现在企业和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缺乏信用意识。出版业坏账每年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前些年大量的赊销导致整个出版行业的坏账损失不小于200亿元人民币,约占整个出版行业现年产值的30%,这两年也没有好转的趋向。因为缺乏对赊销信用的有效管理,导致产业上、下游资金链不能有效流转,账期严重超期,已经威胁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顺畅运行。可以说,出版业赊销引发的信用风险已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桎梏。为此采取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应对出版业的赊销,解决赊销带来的信用风险和危害是出版业急需面对的问题。   本文以商业信用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出版社赊销业务中的高校教材发行的实际情况,以博弈论作为控制赊销信用风险指导思想,以激励理论和需求理论作为控制赊销信用风险的辅助手段;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等方法;全面分析了出版行业的赊销现状,特别是高校教材发行的赊销状况以及赊销给出版社带来的一系列风险;阐述了高校教材赊销风险产生的原因;找出了出版社赊销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出版社教材赊销信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提出了对策,具体包括:经销商信息的管理,赊销风险的评级方法,赊销额度的设置方式等;最后,以S出版社的赊销风险控制的真实案例来验证所提对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希望能为整个出版业的赊销信用管理提供参考与帮助。
其他文献
中国电梯行业起步于1980年,如今拥有电梯生产许可证的厂商超过550家,到2015年底在我国大陆运行的各类电梯已经达到425万台。电梯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电梯生产的社会化分工,也促使了
2015年,信托全行业的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为16.3万亿元,面对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与信托公司同质化资产管理业务的竞争,信托行业持续保持平稳增长
自从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加入WTO,国民品牌意识越来越强,这就使得品牌设计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生企业如何在行业内站稳脚跟,如何拥有持续发展下去的能力,这些都是值得考虑和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腾飞,投资环境的优化,许多国际知名跨国企业纷纷进入中国。作为外来投资者,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存在着外来者劣势,如果在发展战略上不能充分考虑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图书应运而生并逐渐风行,近几年其发展势头锐不可当,给传统图书出版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带来了无限商机。   本文首先简要介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用工模式,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而自然出现的。企业通过劳务派遣可以降低用工成本、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劳动效率,从而提升竞争力,劳务派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