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使用情况;探讨影响武汉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的因素;分析近4年武汉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使用变化及探讨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完善武汉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临床资料,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筛选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的变量,依据文献回顾结果制定本次研究资料收集的条目。经武汉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同意,在其血液透析质控系统筛选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武汉市血液透析患者资料,选取符合纳排标准的维持性血透患者为2017年度2358例、2018年度3030例、2019年度3952例、2020年度5135例,进行资料转录。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血管通路的使用情况及首次透析时血管通路的类型采用描述性分析。患者血管通路中性别、原发病、独立血液透析中心和综合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患者血管通路与年龄、透析龄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单因素相关分析。患者血管通路分布、原发病和性别的变化采用卡方检验,平均年龄的变化采用方差分析,平均透析龄的变化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武汉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一般资料(1)2017年度:2358例,其中男性1414例(59.97%),女性944例(40.03%)。(2)2018年度:3030例,其中男性1825例(60.23%),女性1205例(39.77%)。(3)2019年度:3952例,其中男性2416例(61.13%),女性1536例(38.87%)。(4)2020年度:5135例,其中男性3173例(61.79%),女性1962例(38.21%)。2.2017年度至2020年度武汉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使用情况(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血管通路的使用情况以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为主,4年占比分别为82.36%、80.26%、77.33%、73.481%;其次为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的使用,4年分别为15.22%、17.39%、19.99%、23.33%;其他血管通路占比低。(2)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血管通路的使用情况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4年分别为74.98%、73.57%、70.84%、67.39%;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使用,4年分别为22.69%、24.05%、26.48%、29.41%;其他血管通路占比低。(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血管通路的分布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为主,4年分别为58.02%、53.98%、53.01%、47.36%,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率分别为28.50%、29.97%、30.39%、36.44%;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使用率分别为11.87%、14.88%、15.59%、15.50%。3.2017年度至2020年度武汉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影响因素分析(1)性别: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率男性患者均高于女性患者(均p<0.05);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的使用率男性患者均低于女性患者(均p<0.05)。(2)原发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相比(2017年度除外),高血压肾损害与非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相比,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相比,自体动静脉内瘘及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的使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年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率老年患者低于非老年患者(均p<0.05);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的使用率老年患者高于非老年患者(均p<0.05);2017年度至2020年度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均p<0.05)。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的使用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均p<0.05)。(4)透析龄:2017年度至2020年度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率与透析龄呈正相关(均p<0.05);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的使用率与透析龄呈负相关(均p<0.05)。4.近4年武汉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的变化(1)武汉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的变化: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率呈递减趋势(p<0.05);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的使用率呈递增趋势(p<0.05);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的使用率呈递增趋势(p<0.05)。(2)武汉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的相关因素的变化(1)性别:随着年份的变化男性患者比例在增加,女性患者的比例在降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原发病:随着年份的变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患者比例越来越低(p<0.05);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比例越来越高(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比例越来越高(p<0.05);高血压肾损害的患者比例变化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龄:武汉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平均年龄逐年增大(p<0.05)。(4)透析龄:武汉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平均透析龄逐年增长(p<0.05)。结论1.武汉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情况不太理想,表现为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率偏低,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使用率过高,移植物动静脉内瘘使用率过低。2.武汉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率较低。3.不同性别、年龄、透析龄、原发病的患者血管通路的构成存在差异。男性、低年龄、低透析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的积极因素,女性、高龄、高透析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是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使用的促进因素。提示医务人员可在慢性肾脏病患者随访期间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来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率。4.武汉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原发病结构、平均年龄和透析龄的变化引起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构成的变化,应通过加强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管理作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一级预防,组建多学科合作的医疗团队做好患者的慢病管理和血管通路的维护,改善患者的血管通路状况,延长患者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