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MPK/mTOR信号通路的木香油方抗氧糖剥夺致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ix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整合药理学方法揭示木香油方治疗脑卒中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探讨木香油方挥发油抗氧糖剥夺致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借助整合药理学平台,收集木香、胡椒、细辛的化学成分和脑卒中的相关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网络,再通过GO基因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木香油方挥发油治疗脑卒中的相关靶点及通路。2.(1)将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木香油方挥发油组(终浓度分别为32,16,8,4,2,1μg/mL)。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木香油方挥发油对PC12细胞毒性的影响。(2)建立PC12细胞氧糖剥夺2h再灌注24h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再灌注组,阳性药尼莫地平组(5μg/ml),氧糖剥夺再灌注+木香油方挥发油(1,2,4μg/ml)组。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LDH漏出率、化学荧光染色法检测钙离子浓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3.(1)将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再灌注组,氧糖剥夺再灌注+木香油方挥发油(4μg/ml)组,氧糖剥夺再灌注+自噬抑制剂3-MA(10μM)组,氧糖剥夺再灌注+3-MA+木香油方挥发油(4μg/ml)组,采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和p62的表达,MDC染色法检测PC12细胞各组自噬活性情况。(2)将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再灌注组,氧糖剥夺再灌注+木香油方挥发油(4μg/ml)组,氧糖剥夺再灌注+AMPK抑制剂化合物C(2μM)组,氧糖剥夺再灌注+化合物C+木香油方挥发油(4μg/ml)组,免疫印迹技术检测AMPK、p-AMPKThr172、p-mTORSer2448、ULK1、p70S6K、p-p70S6KThr389、Beclin1和p62蛋白的表达。结果:1.基于整合药理学的木香油方治疗脑卒中的机制检索到木香、胡椒、细辛中共189个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涉及99个核心靶标,与脑卒中直接相关的靶点有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即NMDA受体(GRIN2A,GRIN2B,GRIN2C,GRIN2D,GRIN1)、谷氨酸脱羧酶(GAD2)、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SLC1A2),雄激素受体(AR),孕酮受体(PGR),γ-分泌酶亚基(PSENEN),过氧化氢酶(CAT)、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等。GO基因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关键靶标可能涉及神经退行性疾病、雌激素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GnRH信号通路、细胞生长和死亡、神经系统、甲状腺激素信号传导通路、内分泌系统等过程。2.木香油方挥发油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1)木香油方挥发油对PC12细胞毒性的结果显示:不同浓度木香油方挥发油分别作用PC12细胞,随着木香油方挥发油浓度的增加,其抑制PC12细胞存活的作用增强。木香油方挥发油的剂量为4,2,1μg/mL时对PC12细胞毒性相对较小,因此我们选择木香油方挥发油的剂量为4,2,1μg/mL。(2)木香油方挥发油对PC12细胞活力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与OGD/R组相比,木香油方挥发油(1,2,4μg/ml)组和尼莫地平组中细胞存活率升高(p<0.01),且木香油方挥发油(4μg/ml)的效果与尼莫地平组相当。(3)木香油方挥发油对PC12细胞LDH漏出率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LDH漏出率显著升高;与OGD/R组相比,木香油方挥发油(1,2,4μg/ml)组和尼莫地平组中LDH漏出率降低(p<0.01),且木香油方挥发油(4μg/ml)的效果与尼莫地平组相当。(4)木香油方挥发油对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与OGD/R组相比,木香油方挥发油(1,2,4μg/ml)组和尼莫地平组减少了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p<0.01),且木香油方挥发油(4μg/ml)作用与尼莫地平组相当。(5)木香油方挥发油对PC12细胞Ca2+浓度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绿色荧光增强;与OGD/R组相比,木香油方挥发油(1,2,4μg/ml)组绿色荧光减弱(p<0.01),且木香油方挥发油(4μg/ml)作用与尼莫地平组相当。3.木香油方挥发油对氧糖剥夺再灌注致PC12细胞损伤后保护机制的研究(1)MDC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绿色荧光增强;与OGD/R组相比,木香油方挥发油和3-MA组能够降低绿色荧光强度;与木香油方挥发油组相比,木香油方挥发油和3-MA合用能够显著降低绿色荧光强度(p<0.05)。(2)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中LC3、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p62蛋白表达下调;与OGD/R组相比,木香油方挥发油和3-MA组能够下调LC3、Beclin1的表达,上调p62蛋白的表达;与木香油方挥发油组相比,木香油方挥发油和3-MA合用能够显著下调LC3、Beclin1的表达,上调p62蛋白的表达(p<0.05)。(3)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中LC3、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p62蛋白表达下调;与OGD/R组相比,木香油方挥发油和3-MA组能够下调LC3、Beclin1的表达,上调p62蛋白的表达;与木香油方挥发油组相比,木香油方挥发油和3-MA合用能够显著下调LC3、Beclin1的表达,上调p62蛋白的表达(p<0.05)。(4)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中p-AMPKThr172、ULK1、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p-mTORSer2448、p-p70S6KThr389和p62蛋白表达下调;与OGD/R组相比,木香油方挥发油组和化合物C组下调了p-AMPKThr172、ULK1、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了p-mTORSer2448、p-p70S6KThr389和p62蛋白表达;与木香油方挥发油组相比,木香油方挥发油和化合物C合用显著下调了p-AMPKThr172、ULK1、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了p-mTORSer2448、p-p70S6KThr389和p62蛋白表达(p<0.05)。结论:1.借助整合药理学平台揭示了木香油方治疗脑卒中的化学成分、关键靶标AMPK及参与的过程涉及到神经退行性疾病、雌激素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GnRH信号通路、细胞生长和死亡、神经系统、甲状腺激素信号传导通路、内分泌系统等过程,为研究木香油方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2.木香油方挥发油对氧糖剥夺再灌注致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有关。
其他文献
司马中原以“军中作家”的身份开启了职业作家生涯,六十年以来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他早期以创作反共文学声名鹊起,后致力于“乡野传奇”系列小说的创作,立志做现代社会的“说
目的:通过设置随机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观察益气养血方联合TP方案治疗乳腺癌术后的疗效,评估益气养血方在治疗中的优势,为探索中医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提供临床依据,为益气养血
张贤亮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家,其本人因为资产阶级血缘关系和早期诗歌创作被强制改造了二十多年。而文革结束后他就笔耕不缀地将这段历史作为重点,叙述了知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喜欢接触自然界天然的产物,在食品添加剂上具体的表现是对化学合成品的信赖程度减丸所以,食品
简述了我国建筑陶瓷的特点,介绍了建陶产业区域分布、生产现状、产品结构及其目前存在问题,分析了建陶产品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并提出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是实现我国建陶行业的
MTU柴油发电机组隔振装置振动固有特性分析沈荣瀛,卢峥(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研究所)一、前言为了减少和降低舰船的辐射噪声,最常用的方法是对舰船内主要振动源,如主推进动力装置
目的:考察射干地龙颗粒对动物发病模型的止咳祛痰效果。方法:采用小白鼠浓氨水诱咳法和酚红祛痰法。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药物组引起半数小白鼠咳嗽所需的浓氨水喷雾时间(ET
<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相关,CKD患者的大多死亡原因并非本身的肾功能衰竭而是多见于心血管疾病。CKD患者早中期就有动脉粥样硬化、左室肥厚及充血性心力
青少年击剑运动员训练过程中,核心力量是其综合素质比较关键的因素,提升运动员核心力量,对提高青少年击剑运动员整体综合素质有着很大帮助。不管何种体育竞技项目,核心力量训
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电路设计越来越复杂,手工设计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设计手段,有代表性的是Protel. Protel以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