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外ATR光谱法血糖检测实验与数据处理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r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糖浓度检测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中红外ATR光谱法不仅可以克服现有的有创检测方法耗材多、给病人带来生理和心理疼痛的缺点,同时也是一种极有潜力的无创血糖检测手段。本文基于衰减全反射原理,对葡萄糖在中红外波段的光谱吸收特性进行研究,得到葡萄糖在中红外主要吸收波段(900~1200 cm-1)的吸收特征峰位置和相应的吸收强度,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连续中红外ATR光谱法和离散中红外ATR光谱法血糖浓度检测实验,并对各种预处理和数据建模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具体工作包括:(1)实验方法研究:首先对实验条件,如手指与ATR附件的接触压力和位置等进行了研究,论证了连续中红外ATR光谱法测量血糖的可行性。另外,利用角鲨烷油改变手指皮肤湿润度的特性,研究了随抹油时间变化的手指ATR光谱和血糖值的相关性实验。此外,还采用以波长可调谐CO2激光器为光源的ATR光谱法对葡萄糖在中红外波段的几个特征吸收峰进行了专门研究。(2)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通过比较多种数据预处理方法,最终选定用奇异值剔除、内标校正、归一化、小波平滑消噪等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以增强手指ATR中红外吸收光谱与血糖浓度之间的相关性。(3)数据建模方法研究:分别用PLS和ANN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光谱数据建模,数据相关性由0.67提高到0.95,PLS模型的RMSEP值由17.6894 mg/dl减小到11.2287 mg/dl,ANN模型的RMSEP值由3.1339 mg/dl减小为1.8961 mg/dl。当只用葡萄糖特征峰建模时模型预测能力比用全波段建模预测能力强,当数据非线性严重时ANN算法比PLS算法预测能力强。通过对多种初始光谱预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和两种预测模型的建立,结果提高了预测精度,对实现无创血糖的测量有一定的价值。
其他文献
为了增强船舶工作生活的舒适性和保证船舶机械设备、指挥仪器工作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必须对船舶居住舱室、会议室、餐厅、轮机舱等舱室进行空气调节。随着人们需求的提升,现
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也正在向“便携化、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危重监护与输液控制诊疗一体化系统是采用计算机闭环控
三维锥束CT是当前CT技术中研究热点。与传统二维CT相比,其射线利用率高,扫描时间短,范围灵活,重建图像分辨率高,这对于医学诊断和工业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锥束CT重建算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