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有机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具有其它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前期的大量研究表明微生物修复的效果首先取决于所选菌株的降解能力,所以筛选能够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研究其对污染物的降解机制并开发利用其降解能力已成为当前环境学科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论文以除草剂中的乙草胺和石油类污染物中的正十六烷为典型有机污染物,筛选了降解微生物并进行降解特性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乙草胺的土壤和污泥中分离到了5株可降解乙草胺的降解菌,均可以利用乙草胺为唯一碳源或氮源生长并降解乙草胺。在以乙草胺为唯一碳源的培养条件下,各菌株对乙草胺的降解较为缓慢,即使降解能力最强的菌株A-5对乙草胺的降解率也仅为17%。在以乙草胺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条件下,菌株A-3生长较快,且降解率较高,在乙草胺浓度为10 mg/L的条件下,30℃振荡培养10 d后,对乙草胺的降解率可达33.6%,故本文对菌株A-3进行深入研究。2.培养基的组成可影响菌株A-3的生长和对乙草胺的降解。菌株A-3在以10、20 mg/L的乙草胺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10 d后,其对乙草胺的降解率分别为33.6%、31.5%,但是该菌对100、200 mg/L的乙草胺的降解率只有为10.1%、5.4%,说明该菌对较低浓度的乙草胺降解效果较好。培养介质中碳源种类影响菌株A-3的生长和对乙草胺的降解效果。在以蔗糖为碳源时A-3的生长能力最强,其OD600值为0.55;在以葡萄糖为碳源时A-3的降解能力最强,对乙草胺的降解率为30%左右。培养基中的盐浓度影响菌株的生长和对乙草胺的降解,在NaCl浓度为0.5%时,A-3生长能力和降解能力最高,降解率可达35%;但当外加NaCl浓度达到7%时,严重抑制了A-3的生长能力和对乙草胺的降解能力。3.本文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到两株石油降解菌,经鉴定B1为Pseudomonas aeruginosa,同源性为99%,B2为Acinetobacter Junii.,同源性为98%。7 d内B1、B2对500 mg/L正十六烷的降解率分别为96%和78%,但其降解机制不同。在以葡萄糖为碳源培养时,虽然B2不能生长,但蓝色凝胶平板分析和薄层层析(TLC)的分析结果表明B1则能够产生有糖脂类表面活性物质,排油活性和乳化能力高。在以正十六烷为碳源培养时,B1、B2均可产生生物表面活性物质,但所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以及对菌株摄取正十六烷的方式不同。碳源种类同时影响细菌的细胞表面疏水性和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细胞表面疏水性差,而以正十六烷为唯一碳源时,细胞表面疏水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