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是公司金融领域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转型环境中建立政企纽带是企业获得良好的并购绩效的重要途径。但是,已有研究均未考察政企纽带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中的作用,这会使得对政企纽带并购绩效效应的实证检验产生两方面偏差:一是检验结果可能会随着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而发生显著变化。使用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作为样本就会得到不同的检验结论。二是政企纽带的效应会混淆到生命周期的效应中。企业建立政企纽带的能力和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有重要关系,这亦会引致实证偏差。本文以2008-2014年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将中国上市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具体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借助生命周期视角全景观察政企纽带对企业并购的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观测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在建立政企纽带间的难易程度,并进一步有效地分离出生命周期与政企纽带各自的并购绩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会对短期(一年期)会计绩效产生重要影响但对市场绩和长期会计绩效影响甚微。其中,成长期的并购产生的会计绩效最差;第二,政企纽带对成长期企业并购会计绩效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阶段企业的并购会计绩效影响不显著;第三,政企纽带对成长期企业并购绩效的提升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关联并购合横向并购中。这些证据说明:生命周期对于企业并购绩效和政企纽带-并购绩效的关系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启示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政企纽带对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是存在条件依赖的,企业应准确判断自身所处的企业生命周期,成长期企业由于其固有的双重困境需要特别关注政治资源的获得可能,最大化利用政治资源能带来较为可观的并购绩效,而成熟期企业由于其已有的技术积累和资源积累,政府帮助能带来的正向效应相对有限,需审时度势,避免不必要的寻租成本;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在企业积极构建政企纽带以获得政治资源时,政府更应当时刻关注并购资源的公平分配与其所能实现的最大效益。在制定政策、给予政策倾斜的时候应当注意政策适用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以及该周期内企业普遍存在的经营特点,给予企业与其相适应的政策,此外,政府需不断推进金融体系的完善与金融制度的保障,把权利更多地下放市场,才能让并购活动保持活跃,并获得良好的并购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