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玛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中部,区内出露大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标志性地层——木嘎岗日群。区内木嘎岗日群地层可以划分为无序的中央隆起构造混杂岩带与有序的西部碎屑岩带。前人围绕木嘎岗日群内混杂的蛇绿岩、岩浆岩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其内部沉积的有序地层很少开展工作。本文以青藏高原中部尼玛地区木嘎岗日群有序地层为研究对象,选择研究内露头较好、沉积出露连续的董娥扎剖面和俄蒙勒剖面,运用沉积相分析、砂岩碎屑组分分析及物源分析的方法,对木嘎岗日群有序地层的沉积特征及物质来源进行研究,取得了如下认识:尼玛地区木嘎岗日群有序地层出露岩性以碎屑岩为主,局部有浅变质迹象。岩性包括灰绿色砾岩、灰绿色含砾粗砂岩—粉砂岩、灰色泥岩、灰绿—黄绿变质石英砂岩、灰红色角砾岩、灰绿色板岩—千枚岩。实测木嘎岗日群有序地层剖面中识别出13种岩相类型,共归纳出6种岩相序列,根据岩相、岩相组合及粒度分析特征,认为研究区有序的木嘎岗日群地层发育深水扇沉积体系,其中董娥扎剖面发育内扇亚相、中扇亚相,内扇主水道微相、天然堤微相,中扇分支水道微相、水道间微相;俄蒙勒剖面发育深水扇外扇亚相,具体可细分为外扇近端、外扇远端以及深切水道微相。砂岩薄片碎屑组分统计结果显示,董娥扎剖面砂岩基本为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砂岩,岩石碎屑以沉积岩岩屑为主,其次为岩浆岩岩屑,并含有极少量变质岩岩屑,其中沉积岩岩屑以鲕粒灰岩岩屑及砂岩岩屑为主,岩浆岩岩屑主要为基性玄武岩、安山岩岩屑。而阴极发光测试结果显示,石英颗粒以不发光与发蓝紫色光为主,说明大多数石英颗粒来自于沉积岩与岩浆岩。尼玛地区北侧羌塘陆块主要出露中基性岩浆岩、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层,南侧拉萨陆块主要出露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层,初步推测物源区为北侧羌塘陆块。Dickinson三角图解结果反映,物源区构造背景以再旋回造山带和岩浆弧物源区为主,并兼有混合物源区特征,结合前人资料,此时研究区北侧羌塘陆块正处于古特提斯洋碰撞闭合后内陆演化阶段,内部岩浆—构造隆升活动剧烈,因此最终认为尼玛地区木嘎岗日群有序地层沉积物主要来自研究区北侧的羌塘陆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