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实时GPS水汽自动处理系统的初步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是了解大气变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许多气象学者一直将水汽及其变化作为重要研究课题。但目前传统的探测手段存在许多局限性,严重制约了水汽资料在气象方面的应用。随着近几年GPS技术的飞速发展,GPS在水汽监测方面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科学家的关注,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探测手段具有探测精度高,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观测稳定,无需校正等优点,逐渐成为常规气象探测手段的有力补充。 本文重点概述地基GPS反演水汽的基本原理及近实时GPS水汽含量自动处理系统的研究。通过本文的陈述和研究可以看出整个系统为自动采集GPS观测数据和气象数据,自动下载星历文件,基于高精度处理软件,自动处理、存储、显示、报警的综合处理系统。 针对实现近实时GPS水汽自动处理系统的实际问题做出如下研究:1、探讨利用北京市区域性地基GPS网实时获取测站上空绝对PWV的若干问题,根据北京GPS综合应用网的具体情况,提出实现水汽自动处理方案。包括数据双差技术处理软件、精密预报星历的使用、网外辅助站确定等问题。 2、整个系统流程采用现代通信、高精度自动化后处理、WEB网络发布等先进技术,解决基准站的数据采集后如何组织;如何集中处理和管理;如何发布;如何实现高实时性等问题。 3、利用该系统对2004年7月10日北京的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大气水汽含量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在暴雨发生前3~4小时左右,GPS测量的气柱水汽含量在两小时内突增了6-7mm,很好地预示了其后的降水过程。可见该系统反演的全天候大气水汽场,可为准确监测和预报突发性强降水提供有意义的指标。 随着北京全球定位系统(GPS)综合网的建设,以及地基GPS水汽反演技术的不断成熟,建立实时GPS数据下载和水汽自动处理系统,可为气象科学研究提供所需的数据资料,促进地基GPS气象学的业务化发展。
其他文献
搭载在TRMM卫星上的测雨雷达(PR),其工作在13.8-GHz(Ku波段),能够覆盖热带和副热带大部分地区,是第一台能够探测三维降水信息的星载主动微波传感器,推动了中到强降水的各方面研究
江苏斑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孵化于电商企业千米网,是专业的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电商系统及服务提供商。公司专注于家庭服务业产品研发和运营,致力于推动家庭服务行业的升级。  斑马电商云提供丰富的产品工具分别从老客户深度经营、微信社群流量获取、门店快速扩张、企业品牌一键打造、阿姨快速生产等多维度满足不同家政公司的不同需求,助力家政公司轻松经营
大孔径闪烁仪(LAS)是基于光传输理论,结合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MOST)来测量区域范围内平均地表水热通量的仪器。中国农业大学小气候与仪器实验室的自制LAS与涡动相关(EC)
本文对1951~2005年发生在柳江流域的致洪暴雨及其影响系统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柳江致洪暴雨和洪涝主要发生于6~7月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柳江致洪暴雨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有增加的
本文根据2000-2004年广东省环境监测系统主要站点的降水监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广东省酸雨状况和演变趋势。 本文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研究工作:一是分析
学位
本文主要是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热带东风急流(TEJ)的结构,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与亚非季风降水的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重新评估亚洲夏季风指数及研究季风的长期变化,最后比
本文采用NCEP全球谱模式和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对2006年4月11~13日发生在河南省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的天气气候背景及物理量场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发现,2006年4月11~13日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