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h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业企业绿色转型迫在眉睫。尤其是火电、钢铁、化工等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通过环保政策引导其清洁化生产、高效发展,是高质量转型时期的关键举措。相比单纯的环保行政法规,以金融手段限制污染企业的资金渠道,更能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抓住其“痛点”。绿色信贷是一项金融与环境保护结合的金融减排监管政策,对环保产业进行信贷激励,对污染产业进行信贷约束,旨在以金融资源配置调控产业结构。作为我国绿色金融的重要实践,有必要在微观主体上评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波特假说认为,适当的环境规制会刺激企业提高创新效率,进而能够补偿企业的合规成本,使企业受益。本文以波特假说为主要理论支持,评估中国背景下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首先,本文选取2006—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颁布作为绿色信贷政策实施的代表性事件进行观测。其次,计算各行业污染强度,以此为标准划分重污染企业,以研发资金投入比例度量创新投入,以专利申请量度量创新产出,再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相对变化度量企业创新效率。再次,通过双重差分模型的基准回归和稳健性检验等实证研究评估《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重污染企业的创新效率,并将融资约束这一变量引入该研究模型中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多维度的样本划分检验绿色信贷政策作用的不对称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非重污染企业,《绿色信贷指引》的实施对重污染企业的创新产出有显著提升作用,但对创新投入并无显著影响,表明重污染企业创新效率有所提高;创新产出的增加表现在发明专利申和非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上,重污染企业的创新产出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所提高;且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主要发生在融资约束高的重污染企业样本中。进一步的,分不同样本评估了绿色信贷政策效果的不对称性,发现《绿色信贷指引》的实施对国有、金融欠发达地区和行业竞争激烈的重污染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其他文献
收入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企业的会计指标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相应的会计收入准则也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在2014年5月,国际两大主要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并结合各方意见,联合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源于客户合同的收入》(IFRS15),明确了新的收入确认原则,建立了新的收入
医药分销行业是专门从事医药商品经营活动的独立经济部门,也是医药行业的重要子行业。它将生产出来的医药商品,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等,通过购买,销售,调拨,储运等经营活动,向医院和消费者供应,让医药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随着各项政策的推动,政府大力推动医药分销企业的集中度。龙头企业可以借机逆势扩张。两票制等政策让医药供应链扁平化成为新趋势。医药商业向着标准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发展。本文以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细胞,小微企业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不可或缺地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应对国家经济转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管理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解决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多项财税、产业、金融扶持等政策,小微企业的成长环境随之得到很大改善。但从微观层面来看,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小微企业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企业间的并购交易越发频繁。商业环境瞬息万变,相较于资本占比重、经营所需资本多的实体企业,轻资产行业公司开始展现出核心竞争力强、品牌价值高等市场优势并成为诸多实体企业并购的猎物。但跨界并购加剧了并购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和整合风险,同时在并购估值中收益法对轻资产行业标的的估值方兴未艾,极易造成上市实体公司的高商誉堆积。按照最新会计准则规定,上市公司应在每年年末
危险现实化理论目前在日本几乎成为通说,对危险现实化理论的内涵以及其不足之处进行梳理,对我国的因果关系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危险现实化理论的本体构造及其不足之处进行梳理。危险现实化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其不区分故意行为危险与过失行为危险。两种危险的区别不在于危险程度,故意行为危险不一定就比过失行为危险的程度更高,两种危险的性质存在本质不同。故意行为危险是有支配性
“入园适应”指新小班幼儿入园后主动从心理和行为的各个方面作出调整,使自身与幼儿园的新生活及新环境相互协调,实现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在人一生的教育历程中,入园适应能力作为过渡时期所必需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十分重要,在我国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背景下更是如此。目前,国内外关于入园适应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匮乏。现有研究中的思辨式的经验阐释已经非常丰富,主要基于教育者和养育者的实践经验和在
艺术类著作《泰国表演艺术起源》属于表达型兼信息型文本,作者素吉·翁贴借助历史学和考古学依据,论述了泰国表演艺术的发展历程。书中所涵盖的表演艺术类别丰富,既具通俗性又不失学术性,由于国内对泰国表演艺术类文本的翻译研究较少,因此本实践报告以《泰国表演艺术起源》的序言至第一章的翻译实践为例,在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探索泰国艺术类著作的汉译,以期总结相应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语义翻译指导下所使用的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科技创新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上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以环渤海经济区为例,采用了基于熵值-灰色关联度、因子分析与TOPSIS理想解计算组合评价值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本文首先借鉴国内外对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成果,从多个角度与方向,结合环渤海地区包括的城市与省份范围,尽可能的选择相对指标构建环渤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筛
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一直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并指出应该“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新兴产业作为中国未来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资本市场中一直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和高估。大多数研究都认为,资本市场价格偏离基本面会导致其进行无效地资源配置,从而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冲击。但1990年代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繁荣和破灭却
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为快速融入并占领市场求得长期稳定发展而展开了争夺优秀人才的竞争。客户经理是银行与客户连接的桥梁,既是客户关系的代表,又是商业银行价值创造主体,是商业银行对外营销的主力军。但是当前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无法充分发挥客户经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严重制约着商业银行引进和留住优秀人才。高效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仅能够激发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