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生产线虚拟试运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aoyao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需求的提高,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使机器人生产线仿真技术逐渐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机器人虚拟试运行系统是根据机器人生产线的布局方案对生产线进行三维可视化仿真,检验布局方案的合理性,避免企业因盲目投产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目前,国外仿真软件的使用成本高,而且国内仿真软件发展尚未成熟,因此,机器人虚拟试运行系统的研究对于国内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针对软件的功能需求对机器人虚拟试运行系统进行开发和研究,设计了系统开发的总体框架,并根据功能需求将系统模块化,分为可视化仿真环境模块、模型库模块、机构运动学算法模块、事件驱动算法模块和通信模块五个主要模块,然后针对每个模块进行单独研发,并给出了相应的模块结构设计和功能实现方法。其次,根据模块设计搭建每个模块的总体开发框架,并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实现可视化仿真环境模块、模型库模块、机构运动学算法模块、事件驱动算法模块四个功能型模块的开发。实现机械三维可控模型的建立、外部触发事件对单体仿真模型的控制、外部实体控制与仿真环境的实时通信、基于鼠标键盘事件触发的视角调整等。最后,实现仿真系统与实体控制器之间的实时通信连接,然后在此基础上搭建基于ER10L-C10机器人的冲压生产线仿真模型,通过外部实体信号对仿真生产线中机械模型的运动控制,完成仿真系统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仿真系统具有稳定性和实用性。关于机器人的运动算法分析,文中在理解D-H矩阵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算法改进,使用更加适合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几何求解算法,并在Matlab中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计算精度、准确度、速度上都优越于传统算法。
其他文献
本课题对现有抛光机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以提高抛光机的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为目的,设计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转盘式多工位自动抛光机。  转盘式多工位自动抛光机控制系统包含1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取得了巨大进步。有源PFC技术以其总谐波含量小、体积小、输出电压较稳定等优点成为PFC的主流技术。但输入电流在输入电压过零点附近发生畸变是有源PFC变换器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随着输入频率的增高,畸变会变得非常严重。当输入电压频率为400Hz时,其畸变已远远超过谐波限制要求,本文的工作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