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一个合适的评价模型,是研究肿瘤发生发展过程及提高早期诊断效率的关键。微载体培养技术是其中易于实现、成本低、可大规模操作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的培养方式相比,微载体技术可以为细胞生长提供一个三维(Three-dimension,3D)环境,是一种良好的3D细胞培养模型。 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可控的降解速率,因此被广泛用作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和细胞培养微载体等。但是,由于PLGA材料本身存在疏水性、表面能低、表面缺乏细胞识别位点等固有的缺点,因而影响了细胞在微载体上的粘附、增殖和分泌基质,因此改善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十分必要。本论文围绕PLGA微球的制备、改性及在卵巢癌HO8910细胞培养中的应用展开,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PLGA微球。通过调节搅拌速度、水油比和分散剂浓度,获得了不同粒径和粒径分布的PLGA微球。在此基础上,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结合液致相分离制备了表面多孔的PLGA微球。微球的表面存在大量分布较均一的小孔,内部多为不规则多孔结构。在制备PLGA微球的过程中,选用不同的分子量和组分的PLGA聚合物,可以制备出不同孔尺寸和密度的多孔微球。 2.以平均粒径在150μm左右的光滑和多孔PLGA微球作为模板,采用胺解和接枝涂层相结合的方法,在PLGA微球表面固定Ⅰ型胶原,以提高细胞相容性。微球表面的自由氨基量随胺解时间的延长先延长后趋于稳定。采用戊二醛为偶联剂,将Ⅰ型胶原接枝涂层在微球表面。Ⅰ型胶原的固定量随自由氨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3.在体外进行卵巢癌HO8910细胞的培养,对上述制备得到的表面光滑及多孔的PLGA微球及各自改性后的微球进行评价。相对于表面光滑的微球来说,表面多孔的PLGA微球有利于细胞的粘附生长;同时Ⅰ型胶原修饰后的PLGA微球比改性前细胞相容性得到显著提高。对传统二维平板培养和微载体培养进行了比对,发现微载体培养中细胞E-cadherin的表达比较高,更接近于实体瘤。 4.探索了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PLGA微球在作为细胞微载体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