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ian024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2019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以上,高铁总里程占世界2/3,“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全面展开。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我国经济上的腾飞,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铁路施工周期长,且西北寒旱地区干旱少雨、风沙较大、荒漠严重、生态脆弱,在这样的生态条件下,对生态环境破坏不可避免。桥梁的应用在铁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京沪高铁就有288座桥梁,桥梁总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81.5%,因此建立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十分必要。总体来说,本文在经过学习生态学系统理论以及大量关于铁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国内外论文后,针对西北寒旱地区的地理特点以及铁路桥梁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分析铁路桥梁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因素,包括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进行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并解决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以及指标权重问题后,以兰新铁路新疆段达坂城湿地特大桥为例,运用标准差修正G1法进行指标赋权,运用云模型得出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1)本文通过学习生态学系统理论知识后,明确了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分析了铁路桥梁施工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学习相关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后,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法与系统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西北寒旱地区的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合理运用GIS软件、Fragstats4.2景观分析软件输出相关数据并结合工程环境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资料,将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较为系统的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2)本文选用DSR模型,从驱动力、状态、响应三个方向建立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分为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3类;一级指标包括水质污染、水土流失度、固体废弃物、气体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敏感性因素、景观格局指数、生物多样性,防范措施和恢复11个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包括水源地污染指数、地下水污染指数、水土流失率、挖方利用率、固废产生量、有害气体、扬尘、噪声、生物损失量、植被覆盖率、沙漠化敏感性指数、次生盐碱化敏感性指数等25个指标。(3)分别对每个指标进行量化研究,寻找最适合本文的量化方法,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的评价标准进行探索后,确定了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桥梁施工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4)本文对常用赋权方式进行简单总结、分析后,采用标准差修正G1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并运用云模型正向云反应发生器计算出指标对5个等级的隶属度,依据最大确定度原则确定评价等级。(5)本文以兰新铁路新疆段达坂城湿地特大桥为例,运用DSR模型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云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与实际情况大体一致,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并对造成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指标,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措施,尽量将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其他文献
高速动车组列车自上世纪末进入我国以来,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在铁路客运,甚至是整个交通行业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形象的象征和名片。为了积极响应全世界节能减排的号召,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如何使车体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降低车体的质量成为车体轻量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现役的CRH380B型动车组的整车特性和构造,对车体的整车结构进行模拟以及简化处理,使用Hyper Mesh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为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高速铁路助力国家经济发展、便捷了乘客出行的同时,其导致的噪声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高速列车在高架线路运行时激发桥梁结构产生振动,进而形成向外辐射的二次结构噪声。噪声不仅影响沿线居民正常的工作、生活及休息,且持续时间长,日积月累会对身体产生深层损伤,因此,对高速铁路高架桥梁结构声辐射的预测及声振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
肋片扰流冷却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空气加热器、换热器、透平叶片内部冷却等领域。本文以燃气轮机涡轮叶片内部冷却通道为背景,为了降低涡轮叶片温度并使其维持正常运行,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渐扩方通道中加入7种不同类型的肋片的换热特性;另外以二次流强度探索了换热机理,得出如下结果:(1)对于渐扩肋化方通道而言,肋高、倾角、开孔率以及攻角深深影响着其换热性能。(2)对于带有直肋的渐扩方通道来说,换热性能随着肋高
在如今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绿色交通出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就属于绿色交通出行的一种交通方式。由于其在运营方面能够保障将乘客快速按时按点地运送到目的地而成为首选的出行方式,而且还能对路面交通起到缓解拥堵的作用。为了帮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者做好运营决策辅助工作,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规律进行研究并得到精准的预测客流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从苏州轨道交通历史客流数据入
随着高速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和高速铁路网的进一步完善,列车服役环境差异加大,列车长时间稳定安全运行的可靠性问题亟待解决。悬挂系统作为高速转向架关键部件之一,其控制方法对改善车辆系统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高速车辆悬挂系统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以二系垂向减振器为控制对象,基于磁流变技术研究半主动控制方法对车辆运行品质的影响。主要工作如下:建立磁流变阻尼器Bou
2020年,时速400公里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在中车长客下线,该列车作为新时代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重大创新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车体设计阶段,更高速度等级的列车意味着车体遭受的气动载荷更加剧烈,因此,研究时速400km下的高速列车车体气动载荷及气动载荷谱,为列车车体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以时速400km动车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隧道压力波一维数值模拟和雨流计数法,对列车通过典型隧道的气动载荷谱形成
列车在明线上高速行驶时,引起的空气动力学问题愈加显著,列车外部流场流动具有很强的非定常特性,对列车的运行稳定性、能耗及铁路沿线的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在遭遇侧风时,与无侧风时比,列车周围的流场结构会发生巨大变化,在背风侧和迎风侧的流场极不对称,波动更加剧烈,列车表面的压力分布和气动载荷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在列车尾部、头部及背风侧的流场的非定常特性更加突出,使得列车所受的气动载荷具有很强的非
兰新高速铁路自全线开通以来,所经大风区域多次发生接触网正馈线大幅舞动状况,造成悬挂点线索疲劳断股,牵引供电停电等故障。而传统模式下对接触网线路的监测还依赖于人工巡检,工作效率低。因此,通过开展大风区段接触网正馈线舞动在线监测技术与导线状态评估理论的研究,对保障兰新高速铁路乃至其他大风地区铁路的运营安全,提升铁路智能化管理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在分析兰新高铁现场实际的基础上,遵循尽量不
随着动车组运行速度和牵引重量不断提高,列车的纵向冲击不断增大。纵向冲击过大会导致列车车辆的零部件寿命缩短,甚至会造成车辆脱轨和断钩等事故。因此,缓冲器性能的优良对列车调车作业、运行速度以及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缓冲器吸收纵向冲击的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技术的车钩缓冲器来缓解列车的纵向冲击。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磁流变阻尼器的参数化和
由于我国西部地形地貌,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逐渐成为桥梁建设的主要桥型之一。本文以国家高速公路榆蓝线陕西境黄龙至蒲城高速公路石堡川河特大桥为工程依托,首先对石堡川河特大桥进行施工监测监控,然后对本桥合龙顶推力的取值进行了计算及分析了合龙顶推对结构的影响,最后研究了悬臂施工阶段混凝土徐变对主梁剪力滞效应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石堡川河特大桥的施工计划与施工方法建立石堡川河特大桥施工控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