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制作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经方甘草泻心汤对大鼠药效学的影响,及对NF-kB信号通路及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影响,探讨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经方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思路与理论依据。 方法:参考江学良法4稍加改进,应用2,4-二硝基氯苯和醋酸复合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90只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泻心灌胃大剂量组、泻心灌胃中剂量组、泻心灌胃小剂量组、泻心灌肠大剂量组、泻心灌肠中剂量组、泻心灌肠小剂量组、西药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共9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自由饮食。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4mL/只,西药组以柳氮磺胺吡啶灌胃0.45g/kg,每日一次。泻心汤小剂量组以甘草泻心汤药液1mL/100g分别灌胃、灌肠,每日一次。泻心汤中剂量组以甘草泻心汤药液2mL/100g分别灌胃、灌肠,每日分两次。泻心汤大剂量组以甘草泻心汤药液3mL/100g分别灌胃、灌肠,每日分两次。在灌药观察14d后,进行疾病活动指数、大体损伤、组织学评分,检测血清中IL-10浓度及结肠粘膜组织NF-kBp65的阳性表达。 结果:从药效学上,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给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IL-10含量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给药组大鼠血清的IL-10浓度有明显的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西药组与大剂量泻心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NF-kB表达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大多数NF-kB的阳性染色以胞核为主;各给药组NF-kBp65阳性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西药组与大剂量泻心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从药效学上甘草泻心汤和柳氮磺胺吡啶均能不同程度地缓解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减轻结肠粘膜损伤,促进溃疡愈合,但不能证明甘草泻心汤治疗效果优于柳氮磺胺吡啶。从血清IL-10的浓度及NF-kBp65阳性表达,表明甘草泻心汤的用量与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关系,剂量越大疗效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