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协定对企业跨境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hanghuaduzh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全球经济始终向着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发展,但近些年欧美等国家贸易保护势力逐渐抬头,使得各国间的贸易及投资遇阻,不少国家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方式来应对。我国已经同26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19个自由贸易协定,其中有8个包含有投资条款,为跨境并购提供有利条件及争端解决方式。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走出去”的实施,叠加自身的转型升级需要,我国企业走上了海外投资、跨国经营的全球化道路,202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其中有七成投向贸易伙伴,而吸引的来自贸易伙伴的外资也超过了八成。自由贸易协定将为我国企业跨境并购提供更多的机遇。本文首先梳理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所运用的具体方法,说明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接着根据研究主题分别对跨境并购、自由贸易协定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然后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本文研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对我国上市企业跨境并购绩效的影响,属于自由贸易协定对企业微观层面上投资效应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同时也将国家、行业、公司、协定上的性质作为调节变量引入模型中,使研究更全面。本文使用样本数据来源于Zephyr全球并购数据库,选取2001年至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作为并购方的并购事件,利用OLS进行回归分析。其中对于衡量并购绩效的因变量分别用三个变量表示,首先利用并购从宣告日到完成日的时间跨度表示并购顺利程度,其次用我国企业并购完成后两年ROE变化率来表示长期业绩,最后用事件研究法综合计算得出并购方CAR表示短期业绩。以目标企业是否位于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作为虚拟变量,由此构建出本文的主回归模型。回归得出结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能够促进两国跨境并购的顺利达成,能够显著提高企业跨境并购的长期业绩,但是对短期业绩影响不显著。接着本文认为两国间的制度及地理距离、自由贸易协定中是否存在投资条款及投资条款深度、我国企业的产权性质、被并购企业所属行业性质,可能会对企业因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所提高的跨境并购绩效产生调节作用,于是将这些变量分别与签订自贸协定变量构建交乘项。实证结果发现国家间制度距离和地理距离会增加跨境并购的复杂程度、并购达成后双方整合及业务流通难度,于是负向调节企业因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所提高的跨境并购绩效;协定中的投资条款及其深度能够为跨境并购提供有利的并购条件、降低不确定性,从而正向调节企业因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所提高的跨境并购长期业绩;我国企业的国有性质可能会引起对方的政治怀疑而阻碍双方整合,自贸协定中的竞争中立条款也在一定程度削弱国企优势,于是负向调节企业因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所提高的跨境并购长期业绩;被并购企业的高科技行业属性为多方国家管控严格的敏感行业,而自贸协定中的科技合作条款能够放松管控,从而正向调节企业因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所提高的跨境并购长期业绩。同时本文也通过更换被解释变量、选取子样本和倾向评分匹配法检验了结论是稳健的。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在自由贸易协定背景下进行跨境并购的建议。在国家层面应该坚持贸易自由化道路,与已签订协定的合作伙伴在贸易及投资等方面积极交流、加强合作,缩短国家间的制度距离;对于未签订协定的国家及地区积极交流争取,在新协定及升级协定中合适情况下加入投资条款。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充分利用自贸协定提供的有利条件积极沟通协作,选择合适的并购目标并制定相应并购方案,提高跨境并购绩效。
其他文献
本文在两国开放新凯恩斯模型中引入了金融加速器机制,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中间品生产厂商,最终品生产厂商,资本品生产部门和政府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别从基本经济指标变化、国内外投资变化和企业净现值变化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美国加息政策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外国加息政策会导致本国消费、投资和产出下降,且这一负面冲击会被金融摩擦放大。具体实现机制是国外加息冲击通过降低资本价格降低了国内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认识到国内的发展潜力,选择回国就业或创业,中央和各地政府为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推出一系列海归优待政策。在我国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海外背景人才归国担任董事会成员,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创新活动做出贡献。但目前关于海外背景董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少有研究。本文以我国2011年-2020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董事会的海外背景对企业创新绩效
学位
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对市场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国机构投资者群体快速发展壮大,深度参与到各类市场活动中。虽然我国已形成层次分明的市场体系,但是资本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和个股层面的暴跌事件仍不断出现,阻碍了市场行使价值发现职能。针对机构投资者能否发挥稳定市场作用这一现实问题,相关讨论一直层出不穷,但始终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以机构投资者行为为切入点,探讨了个股层
学位
自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后,我国的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时期,坚持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并引入市场机制是提升扶贫精确性和效率的有效措施。在“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合力推进脱贫攻坚”、“支持和鼓励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等国家号召之下,在一系列配套政策的支持之下,企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履行新型企业社
学位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总书记的号召下,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国家全局建设的战略层面上,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由来已久,十八大以后政府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近年来,政府还颁布了多项政策条例,要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全力打造绿色金融体系。金融机构推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为节能环保项目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促进实体
学位
自上世纪60年代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简称CAPM模型)被提出以来,代表系统性风险的市场因子作为首个被提出的定价因子强势进入学术界和业界的视野。与此同时,CAPM模型在后续实证检验中却受到了诸多质疑,针对CAPM模型实证上的不佳表现,有一种观点认为CAPM模型有设定偏误,即市场因子不能作为解释股票截面收益的唯一变量,于是在此基础上提出诸多具
学位
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是基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全球性非财务评价体系。随着生态环境恶劣、气候变暖、物种多样性骤减等环境问题频发,各国对全球及国内生态建设的重视与日俱增。ESG概念最早由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在2004年提出,该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受到了各国政府、监管机构和投资人士重视。其理念指导下的投资原则也逐渐成为全球主流投资机构的重要投资策略。虽然ESG是近些年来流行全球的企
学位
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9月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这将会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向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变,这一目标的实现少不了绿色金融的帮助。绿色债券作为其中的重要品种,未来也将迎来快速增长。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虽然起步晚于西方国家,但整体发展速度相当可观,2018年就已经是绿色债券第二大市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建设更健全更成熟的绿色债券市场,完善市场定价机制,降低高污染行业企
学位
2021年5月14日,上海警方曝光了上海首例“套路加盟”合同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90余名,涉案金额高达7亿元。犯罪嫌疑人或自己注册或收购已有品牌,汇集了“茶芝兰”等50余个奶茶品牌,邀请明星代言,借助广告效应对外推销加盟,并对加盟商实施合同诈骗。媒体采访时,受害者表示自己因为相信明星代言,看见大街小巷的广告宣传,所以才没起疑心。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广告,21世纪市场主流营销方式,它的出现究竟带来
学位
环境影响因素为行为金融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诸多研究已证实,空气质量、天气、温度、风速、舆论等多方面的外部环境均会显著影响投资者情绪,其中机构投资者亦不例外。此外,在道路交通拥堵成为城市发展顽疾的背景下,心理学及道路交通学的研究均表明,交通状况的恶化会对驾驶者及乘客的情绪产生显著的负面冲击,滋生压力、暴躁等不良情绪,并对其当日后续的生活及工作造成影响。伴随城镇化发展加速,城市环境逐渐成为影响投资者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