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债券发行定价研究——从行业碳排放量和环境规制的角度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9月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这将会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向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变,这一目标的实现少不了绿色金融的帮助。绿色债券作为其中的重要品种,未来也将迎来快速增长。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虽然起步晚于西方国家,但整体发展速度相当可观,2018年就已经是绿色债券第二大市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建设更健全更成熟的绿色债券市场,完善市场定价机制,降低高污染行业企业的绿色融资成本,撬动环境效益攀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创新性地从发行主体所处行业角度出发,构建绿色债券发行定价模型,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实证分析探究非金融企业发行人所处行业的碳排放量对绿色债券发行信用利差(即风险收益率)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已有的信用利差和绿色债券定价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发现研究行业因素对定价的影响具备可行性,同时还在研究中结合了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当前实际发展情况。本研究对我国绿色债券定价机制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在现有的信用利差研究基础上,首次纳入行业碳排放量的可能影响,还从地区环境规制、发行人财务状况和债券发行市场表现的角度,进一步深入研究行业碳排放量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的异质性影响,并且从债券发行要素、发行人主体特征和市场环境因素等方向分别选取了指标进行验证,同时丰富了市场定价的理论基础,为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长远发展尤其是定价机制的建设提供参考。本文利用中国债券市场2016-2019年来自158个非金融企业发行的272只绿色信用债券(包括绿色公募公司债、绿色私募公司债、绿色企业债、绿色中期票据、绿色定向工具和绿色短期融资券)样本数据,以绿色债券发行时的到期收益率与相同到期日的无风险国债收益率之差(即信用利差)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发行主体所在行业的碳排放量作为主要解释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同时纳入了债券发行要素、发行人主体特征和市场环境测度等多个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并控制了行业和年份固定效应,通过实证检验探究行业碳排放量是否会对绿色债券的发行定价产生影响以及不同地区因素和发行人特征层面的异质性影响,另外还找到了其他我国绿色债券发行定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本文还通过采取不同的方法重新构造样本来进行稳健性检验。最终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发行主体所处行业的碳排放量与绿色债券的发行信用利差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对于碳排放量较高的行业,市场投资者往往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和更高的积极性,绿色债券能获得更低的发行利率。(2)行业碳排放量对信用利差的负向影响在受到更强环境规制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投资者对环境规制强度更大、行业碳排放量高的企业绿色融资的倾向性增加。另外,行业碳排放量对信用利差的负向影响在高杠杆、高频次发债和非首次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中更加明显。(3)债券发行规模大、信用评级高、采取公开发行方式发行的绿色债券发行利差优势更加明显。(4)中央或地方国有企业发行的绿色债券发行利差优势更加明显。本文对绿色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特别是创新性地加入了行业碳排放量因素,为市场价格提供了理论指导意见,同时为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定价体系的完善和长远发展建言献策。比如,鼓励高碳排放行业的发行主体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市场,推动绿色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发挥绿色债券对金融创新和社会碳减排的积极作用;通过合理的环境规制强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比如增加更先进的绿色减排设备,从而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将更低成本资金投入绿色项目中,提高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建设并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支持政策体系,鼓励和扶持非国有企业参与绿色债券创新,适当给予其他优质企业一定的政策扶持和优惠,鼓励其开发更多优质绿色项目;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完善第三方绿色认证和债券评级机制,相关机构应该建立起统一完备的披露机制和要求,提高市场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其他文献
自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全面放开,我国以房地产为经济增长点已20年有余。房地产市场繁荣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宏观经济发展,但也造成了我国房价持续而急剧上涨、产业供需矛盾凸显、质量参差不齐等不良现象。同时,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业是典型的高杠杆部门,过度金融化是将房地产从民生问题扩展到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房地产是周期之母,纵观全球多次经济大萧条均与房地产泡沫破裂相关,防止房地产风险溢出至金融市场
学位
中国作为一个转型中的新兴经济国家,由于公司股权集中,且监管环境对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又不够完善,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屡见不鲜。前人广泛研究了法律监管、审计机构、媒体等外部治理机制和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等内部治理机制对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在西方国家,媒体被认为是独立于司法、立法和行政之外的“第四方权利”,前人研究发现媒体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加强外界投资者、审计机构等对公司的关注,影响声誉、增加诉
学位
金融科技的应用开创了崭新的金融业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金融服务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研究商业银行受金融科技整体发展的影响和自身应用金融科技的实际效用,有利于把握其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主要探究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间业务和风险承担的影响,选取了2012-2020年52家中国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为了区分外部金融科技
学位
本文在两国开放新凯恩斯模型中引入了金融加速器机制,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中间品生产厂商,最终品生产厂商,资本品生产部门和政府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别从基本经济指标变化、国内外投资变化和企业净现值变化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美国加息政策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外国加息政策会导致本国消费、投资和产出下降,且这一负面冲击会被金融摩擦放大。具体实现机制是国外加息冲击通过降低资本价格降低了国内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认识到国内的发展潜力,选择回国就业或创业,中央和各地政府为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推出一系列海归优待政策。在我国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海外背景人才归国担任董事会成员,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创新活动做出贡献。但目前关于海外背景董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少有研究。本文以我国2011年-2020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董事会的海外背景对企业创新绩效
学位
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对市场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国机构投资者群体快速发展壮大,深度参与到各类市场活动中。虽然我国已形成层次分明的市场体系,但是资本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和个股层面的暴跌事件仍不断出现,阻碍了市场行使价值发现职能。针对机构投资者能否发挥稳定市场作用这一现实问题,相关讨论一直层出不穷,但始终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以机构投资者行为为切入点,探讨了个股层
学位
自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后,我国的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时期,坚持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并引入市场机制是提升扶贫精确性和效率的有效措施。在“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合力推进脱贫攻坚”、“支持和鼓励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等国家号召之下,在一系列配套政策的支持之下,企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履行新型企业社
学位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总书记的号召下,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国家全局建设的战略层面上,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由来已久,十八大以后政府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近年来,政府还颁布了多项政策条例,要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全力打造绿色金融体系。金融机构推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为节能环保项目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促进实体
学位
自上世纪60年代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简称CAPM模型)被提出以来,代表系统性风险的市场因子作为首个被提出的定价因子强势进入学术界和业界的视野。与此同时,CAPM模型在后续实证检验中却受到了诸多质疑,针对CAPM模型实证上的不佳表现,有一种观点认为CAPM模型有设定偏误,即市场因子不能作为解释股票截面收益的唯一变量,于是在此基础上提出诸多具
学位
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是基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全球性非财务评价体系。随着生态环境恶劣、气候变暖、物种多样性骤减等环境问题频发,各国对全球及国内生态建设的重视与日俱增。ESG概念最早由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在2004年提出,该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受到了各国政府、监管机构和投资人士重视。其理念指导下的投资原则也逐渐成为全球主流投资机构的重要投资策略。虽然ESG是近些年来流行全球的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