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厢中无线组网及其可靠性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ucompu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生活中,地铁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地铁的安全运行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包括设备安全、人员安全、自然灾害应急等等。在地铁设备安全中,车门的正常运行尤为重要。如果能够在故障实际发生之前,将车门的细小问题提前发现,以防微杜渐的方式,将故障消灭在未然状态,是更加主动的选择。因此,获取车门的运行状态信息,实现对车门的远程监控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本课题基于已有的车门信息采集前端装置,设计了“链式+分簇”的拓扑结构将带有无线收发模块的前端装置组成一个Ad hoc网络。这些前端装置也称为门监测器,或Ad hoc网络中的节点。同一节车厢内的网络节点通过簇内通信的方式将数据传至汇集节点。不同车厢的汇集节点通过簇间通信的方式将数据传至网关节点,接到移动互联网,将数据上传至远端服务器。位于远端监控中心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故障原因,指挥现场工作人员及时解决问题,保证列车的可靠运行。本文首先研究了传统的室内传输损耗模型,如自由空间模型,衰减因子模型,以及Keenan-Motley模型等。针对地铁车厢内部特殊的环境,提出了适合地铁车厢内信号传输的损耗模型。基于此模型,初步研究信道接入机制,为解决隐藏终端与暴露终端等问题,提出适合地铁车厢节点的TDMA调度算法,根据时隙合理分配信道资源,确保各节点数据实时并可靠地传输。最后研究了无线网络拓扑结构,基于平面拓扑结构和分级结构以及地铁车厢节点模型,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无线组网方案,分析了不同组网方案传输可靠性的优劣,并利用OMNET++仿真软件对组网方案的可靠性进行了对比,验证了通过合理的组网方案设计提高车门信息收集的可靠性是可行且有意义的。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JMDC仿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包括软件模块和通信协议的设计和实现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将主模块TTCE-Manager从JMDC仿真系统到真正JMDC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移植工
在本文中主要就OFDM系统在时变多径信道中由信道时变特性产生的ICI进行分析,给出进行ICI抑制的几种算法和性能分析。本文首先给出无线信道的一般介绍,随后介绍时间和频率两维衰
太赫兹超高速无线网络是一种采用太赫兹频段作为无线载波进行通信、数据传输速率能够达到Gbit/s级别的短距离超高速无线个域网,具有自组织、支持超高速率、低复杂度、高可靠性
轨道角动量态可载荷信息,且单个轨道角动量态容量无穷、不同轨道角动量态间相互正交,这些特性使得轨道角动量态及轨道角动量复用的通信方案成为目前光通信和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几种有效的逆合成孔径雷达超分辨成像算法。 首先研究逆合成孔径雷达的转台成像原理,建立原始回波数据并初步采用传统的成像算法进行成像,从
本文对超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快速算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内容包括:从有限域算术、群运算的明确公式、标量乘算法的角度对影响超椭圆曲线密码体制性能的诸多因素进行的研究以及
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InSAR)能够全天时、全天候获取高精度的数字化三维地形数据,它在继承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
采用LIGA工艺制作的高性能MEMS毫米波滤波器是当今无线通信领域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与传统的微带传输线不同,该MEMS毫米波滤波器采用LIGA工艺制作技术产生具有一定厚度的微
随着对通信业务范围和业务速率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把目光越来越多的投向三代以后(beyond 3G)移动通信系统中。多载波CDMA(MC-CDMA)综合OFDM与CDMA技术优点,具有频谱效率
网络流量模型是流量预测、控制及网络性能分析和评价的基础。必须能够准确描述网络实际流量的特征情况。近年来研究发现网络流量具有自相似性(self-similarity)和重尾性(he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