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鸵鸟消化管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u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洲鸵鸟(Africa ostrich)属鸟纲,鸵形目,鸵鸟科,是世界上现存个体最大的鸟类,它生长快、耐粗饲,是一种大型的草食性鸟类。随着人们对非洲鸵鸟认识的增加,其养殖规模也逐渐扩大,鸵鸟的疾病防治对于提高其生产性能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加强非洲鸵鸟的疾病防治及提高其生产性能的同时,研究其消化管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点,可为非洲鸵鸟的生活习性、生理机能、病理学、生态学以及人工饲养和繁殖提供一些形态学依据。从而为非洲鸵鸟的大规模养殖与疾病防治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理论基础。本实验首先通过对非洲鸵鸟食管、胃、小肠和大肠进行了眼观和大体解剖学观察,旨在了解非洲鸵鸟消化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结构特征。其食管较长,起始于咽后向后下方延伸于腺胃贲门,与气管伴行。胃由发达的腺胃和肌胃构成,胃的前端为腺胃,后端为肌胃。肌胃与腺胃直接相连,位于腺胃的左侧。小肠明显地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十二指肠起自肌胃的幽门,然后弯向右侧至腹中部形成一弯曲即十二指肠盘曲成“U”字形的肠袢,前行至右肾弯向背内前方,腺胃的后方移行为空肠。回肠位于十二指肠的右下方,与两侧盲肠以回盲韧带相连。非洲鸵鸟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盲肠有两条,起自于回肠与结肠接合部的两侧,回盲韧带附着于回肠的两侧,结肠较长,由结肠系膜悬吊在腰椎的下方,直肠以短的背系膜悬吊在腹腔后部的背侧。为了给非洲鸵鸟(Africa ostrich)雏鸟的饲养管理、生理机能研究和疾病防治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5只非洲鸵鸟消化管的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其消化管具有一般的4层结构。食管有粗大的皱襞,肌层发达,有发达的食管腺;无嗉囊;腺胃的腺体由位于固有膜的单管状腺和位于黏膜下层发达的复管状腺组成;肌胃的黏膜肌层较明显,由内纵肌和外环肌组成;小肠绒毛较长,有分支现象,未见中央乳糜管结构;十二指肠的固有膜中有发达的腺体和集合淋巴小结,黏膜下层内无十二指肠腺;从十二指肠到回肠,肠绒毛的汇合及分支现象更加明显,固有膜内集合淋巴小结的数量逐渐减少,并且空肠的绒毛弯曲呈“S”型;具有一对发达的盲肠;结肠异常发达,黏膜上皮为复层柱状上皮,其间夹有杯状细胞,有黏膜皱襞,绒毛短且发达。非洲鸵鸟雏鸟消化管的特点可能与其食性有关,这决定了非洲鸵鸟具有较强的消化吸收能力。
其他文献
期刊
猪增生性肠病(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 PPE)是以猪回肠的黏膜呈腺瘤样增生样为主要特征的肠道疾病,致病菌是回肠细胞内共生体,即胞内劳森氏菌。本研究采用问卷调
本刊讯2013年10月15~16日,由河北省畜牧兽医局主办,河北省种畜禽质量监测站、河北省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河北品元畜禽育种有限公司承办,河北省国家现代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
须癣毛癣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是常见的人畜共患皮肤癣菌病病原,可引起严重的皮肤感染,但目前常用的真菌性皮肤病的防治手段相对简单,对于该菌的研究仍大都停留在
为了弄清蚂蚁光顾云南紫胶虫Kerria yunnanensis Ou et Hong对其天敌紫胶黑虫Holcocera pulverea Meyr种群的影响,于云南紫胶虫成虫期,对有无蚂蚁光顾的胶被抽样,调查胶被上
本文采用聚集指标法分析了刺槐叶瘿蚊Obolodiplosis robiniae(Haldemann)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刺槐叶瘿蚊越冬幼虫在林间呈聚集分布;其聚集的原因与刺槐叶瘿蚊自身
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兔呼吸道疾病。主要引起哺乳仔兔和断乳仔兔的急性死亡,成年兔的鼻炎、支气管炎和脓疱性肺炎等,对养兔业造成很
以牛睾丸为材料,通过0.01mol/L Tris-HCl缓冲液(pH7.5,内含0.2mol/L NaCl)抽提、硫酸铵分级分离获得粗酶,通过DEAE-Cellulose(DEAE-32)阴离子交换柱、Sephacry S-300凝胶过滤柱
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 tenella)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全球性鸡球虫病原之一。目前,球虫病的控制主要依赖于药物预防,但是由于抗球虫药的广泛使用,尤其是抗球虫药作为饲料添加剂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毒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多种新的病原在猪群中被发现,尤其是小DNA病毒直接或间接地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