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证券市场的快速成长为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和空间。截至 2004 年 12 月底,我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 39 家,管理封闭式基金 54 只,开放式基金 107 只,规模达到了 3881.27 亿人民币,证券投资基金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随着基金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多,其在金融市场特别是在资本市场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断上升。与此相适应,基金的绩效表现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投资者需要根据基金的表现来了解基金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投资目标,监测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并为进一步的投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投资顾问需要根据基金的绩效表现向投资者提供有效的投资建议;基金公司一方面为吸引投资者会利用其绩效表现进行市场营销,另一方面会根据绩效评价提供的反馈机制进行投资监控并改进投资操作;独立的基金评价机构更是以其对基金绩效的评价和评级服务得以在市场上获得立足之地;管理部门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也会对如何恰当地使用绩效评价指标加以规范;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基金绩效的评价,发现、挖掘基金业或基金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因此,如何正确评价基金的绩效表现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从多个角度和侧面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发展,基金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理论模型、研究方法的发展以及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现状等问题做了介绍和综述,以期在基金绩效评价问题上能够获得一个总体性的认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较为成熟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方法对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实际表现进行实证研究,以 19 只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为样本,2003 年 5 月 26 日—2004 年 5月 31 日为样本期间,主要考察基金的盈利能力、择时能力与选股能力、基金业绩归属等方面;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发展提2供一些建议。依照上述思路,本文从结构上分为导论和四个章节:导论部分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基本框架,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论文的第一章主要阐释了证券投资基金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首先对投资基金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概念、特点、分类以及在证券市场的功能定位;其次介绍了国外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概况;最后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历史沿革和总体发展水平作了回顾和分析。第二章是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相关理论综述。第一节对马克维茨投资组合理论、有效市场理论等对基金的投资管理和绩效评价影响深刻的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就它们对基金业绩评价的意义作了分析。第二节介绍国外的基金绩效评价主要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的发展。第三节对我国学者已做过的实证研究作简要回顾。第三章中,以 19 只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为样本,2003 年 5 月 26日—2004 年 5 月 31 日为样本期间,采用了包括基金收益率、特雷诺指数、夏普指数、詹森指数、H-M 模型以及 T-M 模型在内的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实际表现进行实证研究,主要考察基金的盈利能力、择时能力与选股能力、基金业绩归属等方面。第四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并通过进一步的思考,就我国基金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通过对基金历史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收益总体上基本优于市场基准组合的平均收益,同时其风险普遍较市场基准组合大,这说明我国的开放式基金虽然基本体现出了基金的集中投资、专家管理的优势,但在风险的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2、在基金的总风险中,非系统性风险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说明了基金在非系统性风险分散方面做得不够。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投资品种偏少,基金资产的运作空间有限,另一方面也与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理念和操作策略有一定的关系。3、从总体上看基金管理人有一定的证券选择能力,但实证研究的结果并不支持基金经理3具有明显的时机选择能力的假设,有的基金甚至是表现出负的市场时机选择能力。这说明我国基金的市场时机选择能力普遍不理想,基金管理人把握市场的能力有待提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基金业目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我国股市缺乏股指期货等避险手段,导致基金无法有效规避系统性风险。同时,基金组合的分散度也不甚理想,非系统性风险较高。2、基金具有一定的股票选择能力,但是不排除通过人为“造市”和内幕交易中获取超额收益的可能。3、信息披露不完善所导致的数据搜集困难是我国基金评价中相当薄弱的一环。在对上述问题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1、通过建立中外合作基金公司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管理制度与管理经验,借鉴他们的产品设计,学习他们的投资理念及投资技巧,全面增强基金管理人的综合素质,提高我国基金“专家理财”的水平。2、完善和改进基金治理结构,规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行为。建立科学有效的基金治理结构,在最低的成本下实现投资者收益的最大化。3、与时俱进地改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