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锦鹏是香港电影界擅长于描写女性形象的“女性主义导演”。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是从时空观念和女性心理个性体验切入,将易变的人情与炎凉的世态通过性别和角色的倒错与反串,把女性心理和情感的延伸曲折地表现出来。他的女性电影既呼应了当时世界电影理论中的女权主义批评的兴起,也充分体现了导演自身的性格和成长历程。 本文通过对关锦鹏和以往导演在对男、女性角色进行塑造时的不同,着重探讨关锦鹏电影的两个方面:一是分别从处理题材上以私人视角切入、观影模式上借助对传统电影语言的打破达到的女性从“被看”—“观看”的转变、采用间离手法完成的叙事手段的变革以及女性空间的打破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将对关锦鹏的分析从文本深入到影像,从而勾勒出他的女性主义风格;二是从叙事方法、叙事空间、叙事时间和东方性思维等方面着手,讨论导演对于中国母体文化的追慕,以期做一次崭新的美学上的深究。 关锦鹏清醒地意识到所谓“香港人”的特性,看到了由于主流叙事对香港本土文化渗透而显现出的深重危机。而女性主义在消解主流意识形态、霸权话语上和表达“香港本土意识”所需要的边缘批评具有本质相似性。因此,关锦鹏也借这种边缘的理论形态去阐释他的“香港本土”情怀。 随着香港本身政治心态上的日趋平和,导演的影像风格也逐步从初期的焦灼转向了后期的平和。关锦鹏终于能够以一种平等、宽容的心态去看待现实存在的差异,以“人”性的情感去保持自我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