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双环戊二烯的增强改性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8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双环戊二烯(poly-DCPD)为热固性树脂的一种,具有优异的的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目前对聚双环戊二烯树脂的研究集中在对其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主要的改性方法包括加入共聚单体或纳米填料等。本论文采用Grubbs一代催化剂通过开环易位聚合制备聚双环戊二烯,并将含有噁二唑结构的双马来酰亚胺(OXDBMI)与双环戊二烯(DCPD)共聚制备了共聚物poly-(OXDBMI/DCPD),考察了其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结果表明,共聚体系的热稳定性比聚双环戊二烯有明显增加,且随着OXDBMI加入量的增加,体系的热稳定性上升。随着OXDBMI加入量的增加,poly-(OXDBMI/DCPD)的储能模量明显增大,其Tg随之升高。poly-(OXDBMI/DCPD)的冲击强度随OXDBMI加入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为了进一步改善体系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将磨碎玻纤粉加入DCPD中。实验表明:玻纤粉的加入使得MG/poly-DCPD的拉伸模量和弯曲模量显著增加,同时拉伸断裂伸长率随着玻纤粉加入量的增加而有所下降;MG/poly-DCPD的拉伸断裂强度及弯曲强度随玻纤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玻纤粉的加入使得MG/poly-DCPD的冲击强度大幅度下降。随着MG加入量的增大,MG/poly-DCPD的储能模量明显上升。MG/poly-DCPD体系只存在一次玻璃化转变,且其Tg随着玻纤粉含量的增大而升高。填加玻纤粉后体系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当加入20 wt%的玻纤粉时,MG/poly-DCPD的Tdmax由465.4℃提高到479.5℃,同时体系的800℃残炭率由16.4%提高到33.9%。最后,为了改善玻纤粉与树脂基体的相容性,我们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玻纤粉表面改性,考察了偶联剂用量对改性玻纤增强材料CMG/poly-DCPD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H-570的用量为玻纤粉质量的0.6%时,CMG/poly-DCPD的弯曲强度、拉伸断裂强度和拉伸模量都达到了最佳值,同时在该用量下,CMG/poly-DCPD也表现出良好的冲击韧性。CMG/poly-DCPD的拉伸断裂强度有较大提高:改性玻纤粉含量达到25%时,CMG/poly-DCPD的拉伸断裂强度高达58.23 MPa,比poly-DCPD提高了18.1%。CMG/poly-DCPD的弯曲强度与poly-DCPD均聚物相比没有明显变化。CMG/poly-DCPD的冲击强度优于相同玻纤含量的MG/poly-DCPD;而且CMG的加入量增大,其冲击强度升高;CMG加入量为10%时,CMG/poly-DCPD的冲击强度达到最高值143.15 kJ/m2,与poly-DCPD均聚物相比提高了25.1%。但当CMG用量超过10%时,CMG/poly-DCPD的冲击强度随之大幅下降。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开发与地产经营模式的推动,历史商业街区的开发契合了承续传统文化,打造旅游的发展理念,然而,这也伴随着社会文化的更替与传统商业文化的流逝,在当前迫切需要尊重产权和以
<正>云南民族村寨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条件,决定了除工业化发展道路之外,还需要有其他的发展方式来解决资金及技术都严重不足的经济发展问题。实践证明,培育和
太阳的隐匿与复出─—中日太阳神话比较研究的一个视点李子贤中、日太阳神话虽然各具特色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向,却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相似点:太阳在某种力量驱使下的隐匿与
期刊
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建设作为农民工问题的一个非典型话题,已经成为解决农民工问题、促进农民工群体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在以云南省开远市农民工的相关调查数
<正>傩戏的历史发展过程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神话行为的叙事。最初的傩祭仪式对神话做出诠释与表现,进而在神话行为的主导下实现神话意识,发展至相对完整的戏剧艺术的表演。傩
期刊
本文首先总结了审计机关信息化的内涵,其次针对审计机关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加快审计机关信息化进程的有效策略,以期能为相关研究者与从业者提供参考
报告了急性呼吸衰竭病人院前急救应用便携式呼吸机的护理,认为在院前急救中应用便携式呼吸机应做好转运前、转运中、转运后的准备.
云南大学的发展历史就是其文化传承、选择、保存和创新的历史。本文从历史的视角研究云南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主要阐述了云南大学在建校之前、建校发展、走向鼎兴转折和现
整形美容广告包含繁复且自相矛盾的信息,并对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整形美容广告的美貌民主化话语,以赋权和赋能的口号推销整形手术,却又充斥虚假承诺,塑造医生与科技之权威,推
<正>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属于祖国医学温病范畴的温毒疫斑。多由疫毒苛邪直中营血损伤络脉,攻窜于肾而发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出血、肾损为主要特征。其病势变化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