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和监测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qq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污染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需求,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体系以及监测技术的研究,对于掌握空气质量的状况、演变过程和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系统阐述了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和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2)开展了自动监测技术与传统采样技术,以及多种自动监测技术间的对比测量研究,从而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和可比性。采用差分吸收光谱(DOAS)方法与传统点式方法对北京城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臭氧(O3)进行了外场观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3)在2007年“好运北京测试赛”期间,开展了传统点式监测技术、光谱技术(主动和被动DOAS)以及便携式GC/MS方法对城市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交通排放的SO2和NO2的监测和应用研究;   (4)对“好运北京测试赛”期间的机动车限行效果进行了评估。在测量期间SO2、NO2以及可吸入颗粒物(PM10)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行后多个站点的SO2和NO2日均值低于限行前;大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在车辆限流前后有明显变化,交通限行前后苯与其他苯系物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汽车尾气是VOCs的首要污染物;   (5)介绍了多轴DOAS仪器以及测量痕量气体垂直柱浓度的方法;通过“好运北京测试赛”限行期间与OMI卫星的对比实验对系统性能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环境光学技术(如DOAS技术)、色谱技术以及传统点式自动测量技术等多技术联合,有利于实现对空气质量的快速准确监测,并弥补现行常规监测技术的不足。
其他文献
复杂纳米结构具有简单纳米结构单元组合引起的新的效应,是构筑纳米器件的基础;复杂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是当前纳米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文旨在以硫属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利用半导体材料辐照损伤模型和pn结能带模型,在GaAs/Ge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退化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GaInP/GaAs/Ge三结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退化的数学模型
本文以10 rad/s的钴源作为辐照源,分别在20、50、75、100、125、150和200℃不同温度环境下进行辐照试验,对双极晶体管3DG110在不同辐照注量下进行电学性能测试。为确保试验的可
分等级结构是指:由低维的简单纳米结构如零维纳米颗粒、一维纳米线或棒、二维纳米片等作为基本组成单元,组装成高维度且复杂的几何形貌结构。据文献报道,分等级结构,尤其是层状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光催化技术在直接使用太阳能处理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两大主要问题上
作为生命遗传物质,DNA一直是生物物理方面研究的主要对象。DNA的凝聚及沉淀对于生命现象的维持与传递、基因药物的合成、基因治疗的实施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仪(UV-vis spectrophotometer,UV-vis)、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动态光散射技术(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
空位是一种典型的点缺陷,它与一些功能材料的光学性质或离子的扩散行为密切相关。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对两种功能材料中氧空位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核磁共振(NMR)波谱技术不仅在结构分析中具有强大的功能,而且在动态过程研究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优势。本论文运用NMR方法对处于平衡状态以及非平衡状态体系中的一些动态过程进行
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几种与自旋电子学相关的磁性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重点讨论磁性材料中磁性杂质的电子态及其与局域结构的关系,以及与
近年来,探索颗粒物质的动力学行为已成为凝聚态物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本工作采用改进的机械能量损耗仪研究了几种常见颗粒体系的能量损耗行为,观测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