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域的半脆弱数字水印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nie_d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网络的普及,人们对于数字多媒体的使用和传输变得越来越广泛。然而,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发现了数字多媒体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负面问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问题。因此,作为信息安全一个重要分支的数字水印技术应运而生,它使得人们能够凭借技术手段对数字产品的版权进行保护。数字水印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国内外许多专家提出了一系列好的数字水印算法。本文通过对数字水印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国内外一些优秀的数字水印算法,根据现有的一些算法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域的鲁棒的数字水印算法和半脆弱数字水印算法。对于鲁棒的数字水印技术,重点是水印的嵌入和提取算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新提出的水印嵌入和提取方法均以算术模运算为基础。本文对鲁棒的水印技术采用的嵌入算法是将离散小波变换和离散余弦变换结合起来,在算法中引入算术模运算。水印的提取算法是嵌入算法的一个逆过程,本文提出的这个算法在水印提取的过程中不需要原始图像信息,是一个盲提取的过程。运用常用的图像处理操作对嵌入水印后的图像进行攻击,结果显示本算法对噪声、JPEG压缩和裁剪攻击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对3×3的均值滤波和旋转提取出来的效果不好,抗攻击的能力不是很强;对于调整图像大小,先放大后缩小效果较好,但对于先缩小后放大的效果就很差。对于半脆弱数字水印技术方面,重点对嵌入算法和认证算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本文的嵌入算法采用“鸡尾酒水印”算法的思想,在载体图像中嵌入两重水印,使这两个水印在抵御各种攻击的时候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这里的两个水印信息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不一样的,在本文的算法中采用的是同一个水印信息,只不过这两种水印信息分别采用正负两种不同的调制策略来进行嵌入。运用常用的图像处理操作对嵌入水印后的图像进行攻击检测,结果表明,本算法对于噪声、JPEG压缩等常用的图像处理操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对篡改的判断是通过篡改评估函数以及篡改定位图来判别的。在没有进行任何攻击的时候,篡改评估函数的值是趋近于0,篡改评估函数的值越大,发生篡改的程度也越大。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对于剪切替换、在水印化图像中添加其它的图像等攻击都能进行准确的篡改定位,但对于剪切替换中用其它的图像来替换剪切的区域,无法提取出水印信息,同时也无法对篡改进行定位。
其他文献
一个多维数据库上的skyline,是此数据库上不被其它任何数据点支配的点所组成的集合。skyline计算以其在多目标决策、数据挖掘、数据库可视化等方面的广阔应用获得了越来越多
近年来,随着FPGA技术的出现,凭借着它在设计上的优越性,使得它在各电子设计领域上备受关注。在数字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本课题主要研究了FPGA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在高频感应加热控制系统的应用,目的在于实现一个安全稳定的高频感应加热环境。本文首先介绍了高频感应加热系统所涉及的一些概念及所要用到的一些技术。然后对系统实现的原理及实现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确定了主电路的拓扑结构为串联谐振
随着高清电视和高清视频节目的发展,传统的DVD已经无法满足高清视频节目的需要。国外提出了两种蓝光高清标准,即HD-DVD和BLU-RAY DISC,但是这两种蓝光高清标准技术复杂、成本
组播作为下一代网络的一种重要业务,日益得到各方关注。未来光传送网将承载诸如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等实时业务。这些业务正是以组播为基础实现的。以DWDM为基础的光网络组播
当前,网络嵌入式系统(如无线传感器节点)成为了很多安全攻击的目标,包括一些要求物理访问设备的攻击。与此同时,由于计算资源有限,嵌入式系统在防护安全攻击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目前,云计算作已经在学术和商业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作为一种新的计算范式不断促使新技术的产生。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已经成为云计算为用户提供服务的重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的信息量骤增,网络应用日益普及,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日益增强,网络上也存在各种内容非法以及各种威胁网络安全的攻击入侵行为,所以,
随着信息量的快速增长,信息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提高,而数据作为信息的表现形式,其完整性和安全性成为系统安全的重要内容。数据备份是维护系统安全性和可用性的重要手段,而如
当一个用户向搜索引擎提交一个查询时,其搜索意图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寻找某一个站点—导航查询(Navigational Query);(2)寻找Web站点上的某种以静态形式存在的信息—信息查询
P2P技术是近年来改变Internet应用模式的新技术之一,P2P技术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试图有效地整合互联网的潜在资源,将基于网页的互联网变成动态存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