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民俗的演变与传承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vv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在战国初期就已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步定型,历经2500余年的演变,目前已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并成功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些年来,我国特别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端午节等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背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研究其演变与传承过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参考价值。秭归县是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也是楚文化发源地之一,当地端午民俗文化是中国端午习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秭归县端午民俗文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来研究秭归端午节的历史演变与当代发展。通过对端午民俗民间传承人、普通民众以及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人员的调查,发现秭归县端午文化保留着其原汁原味的独特一面,同时也在演变过程中融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形成了当地特有的端午民俗文化。本研究发现秭归县在端午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有较好的成效。目前的秭归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对其它地方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目前秭归县在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也存在传统文化内容晦涩难懂、传承人才紧缺和缺乏资金长期有效支持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保护与传承中,依循民俗文化的本质性追求,在形式变化中依旧葆有其原有的审美趣味的同时,带动全民参与,注重民俗文化的多重价值,全方位多方法地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更好地将民俗文化与时代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发挥新时代背景下民俗文化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刺激SD大鼠甜味觉后杏仁中央核内神经肽Y(NPY)及FOS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成年健康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两组,给实验组大鼠摄入15 mL蔗糖溶液,给对照组SD大鼠摄入15 mL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老年人对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养老方式的选择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养老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杭州市15个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阿尔茨海默病(AD)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各大医院医生和护士共200名,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知识量表对其进行AD知识的测评。[结果]医护人员AD知识总分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减轻全身麻醉病人苏醒期躁动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五官科、妇科、肝胆科拟行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的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
玉米脱粒机清选装置的性能是影响整机工作性能和玉米籽粒净度的重要因素。为此,综述了国内外玉米脱粒机清选装置的发展情况及研究现状,并从清选风机和振动筛的组合形式对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