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播种成苗与追肥增产优质技术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x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冀西北坝上地区气候温凉,日照充足,且沙壤土地居多,适于防风生产。然而防风发芽、出苗困难,并防风田草害严重,限制着防风生产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砂质栗钙土田进行了播种成苗试验,研究不同播期、种子处理方式、播后覆盖方式等对防风出苗、成苗、杂草侵染的影响,以明确适宜坝上地区的防风播种安全成苗技术。面对防风追肥技术研究空白、药农施肥不合理,以及防风抽薹、难以入药等问题,在草甸栗钙土田进行追肥试验研究,分别在两年生、三年生防风的不同生育时期追施不同养分的肥料,监测追肥处理的防风生育特征、有效成分变化规律,为坝上地区防风高效生产提供技术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种子摩擦处理、播期、播后覆盖等对防风出苗、成苗及杂草侵染的影响特征在冀西北坝上地区砂质栗钙土田,种子摩擦处理对防风出苗效果无显著影响,不同播期中,6月25日播种出苗数量较多,次年成苗数也显著高于其它播期。播后覆盖对出苗影响显著,麦秸覆盖处理防风出苗数为无覆盖处理的3.3~8.5倍,越冬后成苗数为无覆盖处理的3.4~14.3倍;适当晚播可以显著减轻当年杂草侵害,但对次年杂草无显著影响;覆盖麦秸使当年防风田杂草覆盖度较无覆盖处理降低14.7~23.4个百分点,使次年杂草密度降低77%~79%、杂草覆盖度降低11.6~36.4个百分点;覆盖黑膜对于促进成苗与抑草效果均不明显。2.明确了防风生长规律以及追肥对防风生长、产量的影响特征在冀西北寒旱区草甸栗钙土田,两年生与三年生防风的叶面积与生物量累积呈单峰曲线特征,防风根重累积表现呈持续增长趋势。8月之前,防风以地上部生长为主,进入8月以后,开始以地下部生长为中心。追肥可使防风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重等指标显著提高,同种肥料在不同时期施用中,对叶面积的促进作用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前期(6月中旬)施用>前中期各半施用>中期(7月中旬)施用;当同一时期施用不同肥料时,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氮肥效果>氮磷肥效果≈氮磷钾肥效果。两年生防风追肥中(2019),氮肥前期(6月17日)追施或前中期(6月17日与7月17日)各半量追施,表现出根重平均增速快、最大增速高的优势,较对照处理防风显著增产,达23.2%~31.0%;次年(2020)越冬前,于2019年追施氮肥的处理较对照增产达27.9%~35.1%,三年生防风追施氮肥(2020)当年增产显著,达23.4%~46.4%。在施氮基础上追施磷、钾肥增产效果均不明显。3.明确了追肥对防风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特征,以及抽薹品、野生品的含量特征两年生防风追肥处理中(2019)升麻素苷与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之和在1.28%~1.43%之间,与不施肥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有降低趋势。次年(2020)越冬前,追肥处理的升麻素苷与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之和在1.50%与1.56%之间,与对照处理无明显差别。三年生防风追肥(2020)中,各追肥处理防风有效成分含量1.35%~1.53%,均较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监测表明,在冀西北寒旱区6月中旬时,抽薹防风与未抽薹防风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别;冬前采收的栽培防风有效成分含量(1.5%)高于各时期采挖的野生防风。综上所述,在冀西北坝上地区栗钙土田,防风安全成苗的适宜播期为6月25日左右,并在播后应覆盖约5cm厚度的麦秸。在两年生、三年生防风田,追施氮肥可使防风增产23.2%~46.4%,以雨季到来前的6月中旬施用为宜;追肥翌年的肥料后效显著。追肥对防风有效成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抽薹防风6月中旬采收,未抽薹防风越冬前收获,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合并关节外多器官脏器病症,其中干眼病(dry eye disease,DED)是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的眼部病症,并常因未能及时发现和得到有效的治疗导致类风湿关节炎干眼者失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早期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眼部病变,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本研究运用非标记(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干眼患
研究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本论文中简称为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居我国恶性肿瘤年致死率的第二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肝癌的治疗策略仍是基于肝癌手术切除的综合治疗,然而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丧失手术机会,且肝癌术后易复发转移,从而极大地限制了肝癌整体疗效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深入研究肝癌的发病机理并筛选合适的分子靶标对于肝癌的
铜锌锡硫硒(Cu_2Zn Sn(S,Se)_4,CZTSSe)太阳电池具有毒性低、原料资源丰富和光电转换效率上升空间大等优点,目前在新型太阳电池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地研究。CZTSSe太阳电池主流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溶液法、喷雾热解法、磁控溅射后热处理法和热蒸发法。到目前为止,利用溅射后硒化硫化法制备出的CZTSSe太阳电池取得了12.62%的最高效率和541.1 m V的最高开路电压。其次利用热蒸发法
西湖凹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东部坳陷带,渐新世以来菲律宾板块NW向楔入并俯冲到东海地区,取代了新生代早期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导致该地区在新生代发生了明显的构造转型,目前
人类对于稻田系统进行掠夺式的利用,只关注稻田的经济价值,而忽略了其重要的生态价值。为确保稻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充分实现其生态价值,对具有代表行
学位
胜利油田滩海地区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的东部,其走滑效应明显,构造发育特征复杂。本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运用最新的地震资料,通过对断裂体系的精细刻画、断裂活动性分析
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是塔里木河下游优势物种,下游生态恢复过程中多枝柽柳幼苗的成活及其生长受水分和养分双重胁迫。本研究设置4个水分梯度(土壤相对含水量分
学位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系统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基因调控网络作为复杂动态系统的重点研究对象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基因调控网络的动力学与控制以生命科学为背景,以非线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