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复句的意义展开探讨的研究有很多,大多数学者都将研究的重点置于从句(南1974、田窪1987)跟接续表现(渡辺1971、寺村1981)上,将“接续表现+主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考察的较少(角田2004、前田2009),而综合从句、接续表现、主句三者来探讨复句意义的研究则更少,据笔者的收集,仅看到杨?王(2003)、加藤(1995)两例。一般认为复句是由从句、接续表现及主句三者构成。根据Goldberg(1995)的说明,可以认为「節」这种复合表现也是构式,所以本文参照构式语法理论对复句的意义进行研究。苏(2019)认为:复句的意义不仅仅是复句构成成分的意义的堆砌,复句本身还存在一个构式义;复句的意义不仅与从句、关联词、主句的意义有关联,还与前后件间命题与情态的呼应关系,即:与超出复句组成成分意义的关联。基于上述观点,本论文将位于句子外层的语气、提示助词、陈述副词作为研究对象,以原因·理由复句为中心,运用多元无序逻辑回归分析,重点考察从句语气·接续表现·主句语气之间、主从句提示助词、陈述副词、语气之间的共起关系,最后用构式语法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构式意义对复句意义的影响。通过考察,发现从句语气与主句语气之间确实存在相关性(是否存在相关性可以由P值进行判定,P值小于0.05说明存在相关性。「Pから、Q。」句中,P=0.000;「Pので、Q。」句中,P=0.000)。由于接续表现的不同性质,这种共起关系会有差异。不论是在から复句中还是在ので复句中,(1)当从句为评价语气时,主句多为行为系语气、认识语气;(2)当从句为认识语气时,主句多为说明语气、认识语气;(3)当从句为礼貌语气时,主句多为说明语气、行为系语气、礼貌语气。由于「から」与「ので」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主从句语气的共起关系上也会出现差异。具体来说:(1)在「から」复句中,当从句为说明语气时,主句多为认识语气、行为系语气及礼貌语气。表示主观判断的「のだ」不能跟描述客观现象的「ので」一起使用,所以「ので」从句几乎不出现说明语气,故与主句语气产生共起的可能性较低;(2)在「から」复句中,主句的传达态度语气与从句的行为系语气、礼貌语气共起性强。由于「ので」复句多用来表示事物间客观的因果关系,主句中较少出现传达态度语气,所以与从句语气产生共起关系的可能性较小。综合来看,可以发现是从句的语气影响主句语气,随着从句语气的变化,主句语气也随之发生变化。提示助词、陈述副词与语气之间的关系总结如下:(1)总体来看提示助词、陈述副词与说明语气、认识语气共起关系最强,其次是评价语气、行为系语气、礼貌语气,与传达态度语气共起关系最弱;(2)「ので」从句中,认识语气占70%以上比例,所以提示助词与认识语气产生共起关系的可能性最大,与其他语气几乎无相关性。而在「から」从句中提示助词与说明语气、评价语气、认识语气、礼貌语气之间存在共起关系;(3)「ので」主句多为叙述客观的陈述句,陈述副词较少出现,所以与句子语气之间存在共起关系的可能性小。但在「から」主句中,陈述副词与说明语气、认识语气、行为语气、礼貌语气之间相关性强。由于从句语气与主句语气之间存在共起关系,而提示助词·陈述副词与语气之间也存在共起关系,所以笔者也探讨了从句提示助词·陈述副词与主句语气之间是否存在共起关系。研究发现,当从句中出现提示助词与陈述副词时,主句语气最常为说明语气、认识语气,其次是评价语气、行为系语气、礼貌语气,较少出现传达态度的语气。运用构式语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考察发现:构式形成过程中受逻辑关系与传达目的的制约,基于从句事件与主句事件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以及传达目的,语气之间、提示助词与语气之间、陈述副词与语气之间存在特定的共起关系,即构式框架中存在的逻辑关系与传达目的影响了构式的意义,从而影响整个复句的意义。由上述研究结果可知,从句、接续表现、主句之间存在共起关系,分析复句意义时,必须在理解从句、接续表现及主句意义的基础上,把握复句自身存在的构式意义,才能全面准确的理解复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