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凝固热压金属硅化物热电材料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umiu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β-FeSi2和MnSi1.75基半导体热电材料,由于它们在利用工业废热余热和其他设施热损失发电方面有很大的潜力,而且它们还具有成本低,无毒,无污染,热和化学稳定性好的优点,所以它们备受关注。 本文采用悬浮熔炼、快速凝固和单轴热压等制备工艺,制备了P型高锰硅和N型β-FeSi2热电材料。采用XRD、SEM以及材料热电性能测试分析手段,系统的研究了材料微观结构特征及其对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另外进行了以N型β-FeSi2和P型HMS热电材料为基体的温差电池模型的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 本文首次采用快速凝固热压技术制备高锰硅热电材料。研究表明快速凝固热压技术是制备高锰硅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快速凝固HMS热电材料的微观组织研究表明在Mn4Si7半导体相基体中,存在小区域平行分布的薄片状MnSi金属相,其形成机制是在快速凝固时的准定向凝固。研究表明不同Si含量对MnSi1.75-x的热电性能有显著的影响。电导率随Si含量的增大而下降,Seebeck系数和热导率均随Si含量的增大而上升。综合各项测试的结果发现,在整个测试温度范围内,MnSi1.75的ZT值最高。在500℃时MnSi1.75的ZT值有最大值为0.42。 研究发现在800℃退火8h后的MnSi1.75-x试样的电学性能得到了提高。这是由于退火后的MnSi1.75-x中MnSi金属相有所减少的缘故。 研究表明掺Cr是提高HMS热电材料电学性能的另一种有效方法。掺杂Cr的量对Mn1-xCrxSi1.73材料的电导率和Seebeck系数有显著的影响。几乎所有掺Cr的HMS热电材料的电导率随掺杂Cr量的增加而增加,Seebeck系数随掺杂Cr量的增加而减小。掺杂量x=0.02的试样的功率因子是所有掺杂材料中最优的,并且在500℃比未掺杂的快凝热压试样MnSi1.73的功率因子要高260μWm-1K-10。 Fe1-xCoxSi(1-y)Aly样品经悬浮熔炼,快速凝固,在975℃下氮气保护下热压30min,最后在800℃下真空退火20h后基本都转变成β-FeSi2。快凝热压退火后的样品中,掺杂量为x=0.05的样品的电学性能为最优。在500℃下其功率因子为1072.75μWm-1K-1。 计算得到了理想温差电偶模型和实际温差电偶模型的最大输出功率。实验测得的温差电偶的最大输出功率远低于理论计算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研究表明要正确估算温差电偶的最大输出功率必须考虑接触电阻和接触热阻的影响。
其他文献
该文以硅溶胶为原料,分别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作为偶联剂对纳米SiO进行胶囊化处理,然后以胶囊化的SiO为种子,加入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
测量系统结构参数的标定是被测物体三维坐标求解的先决条件,也是影响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该文对双目CCD测量系统中的标定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该论文的研究分为六
热电器件由于其结构简单、环保、可靠性高等优点,已经在温差发电和制冷等方面得到大量的应用。热电器件的转化效率和可靠性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要具有较好性能,和制造因素息息相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