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模块接头的界面连接工艺及可靠性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06456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电器件由于其结构简单、环保、可靠性高等优点,已经在温差发电和制冷等方面得到大量的应用。热电器件的转化效率和可靠性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要具有较好性能,和制造因素息息相关。最常见的故障是发生在热电材料和电极的焊接接头之间。所以本文研究热电器件的在高温时效下的可靠性与连接机理。在180℃下,对于两种热电器件的界面接头,Ni扩散阻挡层同时被热电材料和SAC305所消耗:Bi0.5Sb1.5Te3与Ni会反应生成NiTe;与N型Bi1.8Sb0.2Se0.15Te2.85反应会生成Ni(Bi,Te)。Ni的消耗速率分别是0.029μm/h和0.026μm/h。微观结构也会发生变化,P型热电接头界面处会出现尺寸大约为4-5μm的空洞,而N型热电接头中这种缺陷能不明显;此外,在时效的过程中,热电器件的剪切性能发生很大的变化,P型热电材料接头的剪切强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当时效时间为800h时,强度大幅减小为7.59MPa。N型材料的热电接头的剪切强度的趋势一致,但是数值比较大。另外,两种材料接头的断裂模式均发生了变化,断裂面均由Ni层转移到Ni层与热电材料的交界面。在260°C下,对于钎料SAC305与P型Bi1.8Sb0.2Te2.85两者之间的界面反应,反应产物为SnTe与SbSn。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界面的微观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生成物中出现含有两相结构,腐蚀后,会出现多孔。反应物IMC层的生长速率很大,为4.05μm/min。对于钎料SAC305与N型Bi1.8Sb0.2Se0.15Te2.85两者之间的界面反应,生成物除了SnTe外,起初会有不稳定相(Bi,Te)Te相和Bi(Bi,Te)的生成,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会产生稳定相BiTe。生成物的微观结构也会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发生变化,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会出现了扇贝型IMC层,反应物IMC层的生长速度大约为0.39μm/min。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大规模储能对低成本、长寿命二次电池的迫切需求,资源丰富的钠离子电池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然而,由于Na+离子半径较大,使得发展合适的储钠材料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开
该论文引入了微米中药的概念,较为详细地讨论了中药材的低温振动超微粉碎工艺和技术以及这种技术在微米中药制备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微米中药的概念,分析了微米中药的特点和
铅不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而是一种对植物有积累性危害的环境污染物质。与其它污染物相比,在环境中的滞留时间较长。铅一旦污染土壤,很难降解、去除。铅可危害作物生长,从而降低
该文以硅溶胶为原料,分别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作为偶联剂对纳米SiO进行胶囊化处理,然后以胶囊化的SiO为种子,加入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
测量系统结构参数的标定是被测物体三维坐标求解的先决条件,也是影响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该文对双目CCD测量系统中的标定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该论文的研究分为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