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建民五首二胡狂想曲的创作理念及其音乐风格

来源 :云南艺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ya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建民创作的五首二胡狂想曲,秉承中国的传统民间音乐作为艺术创作的基础,运用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作曲技法及乐器表现力的拓展,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特点。历经三十余年的创作时空跨度,王建民创作完成了五首二胡狂想曲,每创作一首都会突显出新的创作理念,因此,笔者试图从以下两个视角对王建民创作的五首二胡狂想曲进行认真地梳理与分析:其一是对其创作理念在创作中的具体体现;其二是在音乐风格上,五首二胡狂想曲分别以云贵、湖南、新疆、西北、内蒙古等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做为创作素材,用不同音乐元素来表达不同地域中蕴含的独特气质和人文情怀,以期对笔者的学位作品创作,以及对未来的创作与研究提供借鉴和启迪作用。笔者的学位作品乐队组曲《丝路踏歌行》受到了王建民等当代作曲家的启发,分别以新疆、内蒙、西南、新民乐中国风四个音乐风格进行创作。在王建民以二胡为主奏乐器的表现形式基础上,丰富了组曲中每一首作品的演奏乐器,采用符合地域风格的乐器为主奏乐器,近可能地展现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及带有地域性特征的少数民族民间乐器丰富的表现力,从不同角度展现出旖旎的丝路风光和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
其他文献
具有民族风格的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类型,是中国重要的音乐人文资料,有着巨大的科学研究和利用价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当代音乐作品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国当代音乐作品的发展历程与全球音乐作品的发展趋势逐渐接轨。在新时期的音乐创作中,在作曲技法中巧妙地融入民族音乐元素,能极大的充实我国当代音乐创作的内容与价值。胡登跳先生的丝弦五重奏,不仅继承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
学位
《丝路粤韵》是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由广东民族乐团精心策划推出的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首个民族交响套曲。作品由七个独立的乐章构成,作曲家们以精湛的创作技巧在听觉上将历史长河中的丝路故事立体化地串联,将海上丝绸之路中多彩的文化以瑰丽多姿的交响音乐表现形式展现出来。本文以大型民族交响套曲《丝路粤韵》为研究主体,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结构布局、主题形态、和声手法、复调、配器六个方面的基础分析,探究作
学位
报纸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起源于对现代主义的反叛,是对现代过程中出现剥夺人的主体性和感觉丰富性、整体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解构,对哲学、美学、艺术等各大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20世纪60年代初逐渐发展形成后现代主义音乐,它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当中典型的反美学、去中心、多元化等特点。在改革开放的深入影响下,后现代主义音乐也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造成了
学位
Y区块是延长油田主力产油区之一,该区块于2002年正式投入开发,2012年进行大规模注水开发。截止到目前,Y区块已开发十余年,在这十余年的开发过程中,其开发效果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本次研究通过Y注水开发区历年采油、注水情况,并结合区块地质因素,对区块开发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该区块后续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同类油藏开发提供指导借鉴作用。
期刊
民族管弦乐《华夏之根》是由作曲家赵季平、程大兆、张坚、景建树、韩兰魁联合创作。本文以赵季平先生创作的《古槐寻根》(管弦乐《华夏之根》之第五乐章)为研究对象,其在《古槐寻根》中所表达出来的思乡之情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怀,深深地震撼着笔者的内心世界。作品在题材选择、创作技法、配器技术、风格特征等方面,无不倾注了作曲家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和人文情怀;笔者对该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技术、复调技法、配器技法等方面进
学位
席曼诺夫斯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是波兰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以此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对比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以及音乐分析法等,尝试研究席曼诺夫斯基作品中和声手法的运用技术和风格。旨在通过归纳总结本作品中的调性布局、和弦构成、和声结构等方面的技法,主要探讨本作品中的和声特色,为进一步系统研究作曲家席曼诺夫斯基和20世纪近现代音乐风格奠定基础。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作曲家的生
学位
高职院校开设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职业能力、综合技能”的同时,更要强化“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的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以工程造价控制课程为例,选取重难点知识案例,探索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学中的路径,思考“问题融入”案例的教学方法在构建工
期刊
在中国的钢琴变奏曲中,变奏曲不但扮演着特殊化曲调形式结构的角色,与此同时也扮演着音乐形式的重要作用。很多的变奏曲中,不同段落都表现出了差异化的曲调形式和性质,让中国不同民族所具有特色化的曲调创作形式更加多元化。本文通过对刘庄的《钢琴变奏曲》进行作品的作曲技法分析及变奏原则分析,对中国民歌改编类钢琴变奏曲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作曲技法、变奏原则、交响思维等方面研究过程中,学习中国作曲家们在音乐创作中融入
学位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