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新世纪中国睦邻外交与东北亚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睦邻外交源远流长,在国际关系史中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长期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使我国古老的睦邻外交政策焕发出富有时代气息的勃勃生机。睦邻外交政策是中国总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外交战略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在周边地区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针,更是我国开展大国外交和发展中国外交的地缘基础和重要依托。新世纪中国睦邻外交以继续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目标,在认识上把以睦邻外交为宗旨的周边外交进一步上升到战略高度,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更加重视与突出睦邻友好外交在中国国际战略中的作用与地位,大力倡导新安全观,充分尊重各国文明的多样性,主张在不同文明间开展平等对话,致力于与邻国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在行动上主动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提出区域主义的多边睦邻外交思想,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本地区经济及安全领域内的国际合作与制度建设,为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做出了大国应有的贡献。 东北亚地区集中了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等世界和地区大国,是世界大国地缘战略利益的汇集区。冷战时期,东北亚地区是美苏全球战略争夺和军事政治对抗的前沿阵地;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三大中心之一,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但是在其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包括冷战时期所遗留下来的众多安全隐患:美国继续保持与日本、韩国的双边军事同盟关系,朝鲜半岛问题与朝核危机、中国的台湾问题、俄罗斯与日本关于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归属问题、中国与日本钓鱼岛和东海大陆架的争端、韩国与日本关于独岛(日称竹岛)的争端构成地区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存在的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成为影响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通过和平、合作的方式解决这些已有的和潜在的危机是处在“和平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所必须正视的。在对外交往中,我国政府大力提倡的睦邻外交政策已显示出强大的合理性和时代性,体现了我国作为世界大国一以贯之追求和平的良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