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纺织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纺织品功能性发展,如今纺织品已经融入到在我国众多行业中,并已成为这些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纺织品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透气性好、光热转换效率可调整等特性,将其作为高浓度含盐废水的流动以及蒸发载体,并对煤化工企业产生的含盐废水进行的蒸发实验,目的是研究如何利用纺织品高效、低能耗处理含盐废水,同时提出简易、快捷回收含盐废水中的结晶盐的方法。本文首先以具有毛细管效应的桥式蒸发模型为研究对象,研究讨论了含盐废水在蒸发过程中,纺织品的光热转化效率、环境空气流动速度以及比表面积对含盐废水蒸发效率的影响以及高效回收结晶盐的方法。结果表明:相比于水仅有1.0%的吸光率,使用黑色涤纶织物后吸光率高达73.8%;纺织品粗糙表面和孔隙结构延长空气路径,使其蒸发速率高达1.28 kg/(m~2·h)约为单纯的自然蒸发的3倍;桥式结构的蒸发面积以及蒸发速率相对于无织物状态分别提高了345.7%和342.9%;除此之外,结晶盐的回收率高达98.8%。随后本文从悬挂蒸发结构模型为研究对象,研究纺织品的颜色、厚度、透气性以及亲水性对含盐废水蒸发的影响,并进一步检测其力学性能以及褪色性能。结果表明:在1 Kw/m~2光照下黑色织物表面温度比白色织物高出233%,其蒸发速率也比后者提高了40.4%;织物厚度为0.48 mm时,含盐废水的蒸发速率约为0.80 kg/(m~2·h),相比于厚度为1.32 mm织物的蒸发速率提高了56.3%;织物透气量对含盐废水的蒸发速率影响也较大,织物透气率为126.7 L/(s·m~2)时,其蒸发速率为0.78 kg/(m~2·h),相比于透气度为53.9 L/(s·m~2)的织物的蒸发速率高56.9%;织物的亲水性对含盐废水蒸发速率影响不大,但是含盐废水在织物表面渗透的能力相比于亲水处理前提高了166.7%;通过力学实验以及褪色实验证明涤纶织物在含盐废水蒸发领域应用具有较好的产业前景。最后本文进一步优化纺织品对含盐废水蒸发促进作用,研究纳米碳化锆粉体处理织物以及间隔织物对含盐废水蒸发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对织物进行纳米碳化锆整理后,织物表面含盐废水的蒸发速率最高达可达2.31 kg/(m~2·h),相比于整理前的提高了95%;选用涤纶间隔织物对含盐废水进行蒸发实验,并与本文中黑色涤纶机织物进行对比,在风速为1.5 m/s条件下,含盐废水在间隔织物表面的蒸发速率最高为2.24 kg/(m~2·h),相比于平纹织物提升了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