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体系框架研究——基于中国特殊经济条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tongli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近40年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通过增加政府开支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最终导致普遍"滞胀";还是80年代后西方的强化财政预算约束,注重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其理论依据都是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而进行的探索,这些理论受到各国政府青睐,并得到了较好地实施贯彻。  货币政策体系是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它既决定着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基本行为,又决定着货币政策执行中的目标传导和运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指一国的中央银行(或者称货币当局),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或利率、汇率等经济指标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货币政策框架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通过操作目标实现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从而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基本架构。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对一般货币政策体系框架进行界定,论述货币政策体系的普遍性。第二章以经济理论和世界经济史结合的方式论证经济理论随着经济制度和经济状况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第三章分析美国、欧洲、日本和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第四章详细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后货币政策实践和我国特殊的经济条件。第五章构建我国的货币政策体系框架。  第一章从货币政策体系的普遍性看,货币政策体系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中介指标、传导机制、货币政策规则等。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稳定货币、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结构调整等,一般性的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消费信贷款控制、证券市场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工具包括规定存贷最高利率限制、信贷配额、商业银行流动性比率等,而各国中央银行使用较多的间接信用控制是"窗口指导"等。中介指标一般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传导机制有利率传导机制、信贷传导机制、财富传导机制、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汇率传导机制等,多数国家采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规则,其中有重视利率的泰勒规则、重视基础货币--名义GDP的麦克勒姆规则,还有把一定的通货膨胀率作为目标并公之于众的通货膨胀目标制。  第二章,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学派货币金融理论和政策的分析,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理论的创立和应用。发现每一个经济学派的创立都离不开当时的历史经济条件,经济学家们往往是为了解决政府所面临的经济难题,通过总结前人的理论成果,完善并创立新的经济理论。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理论应该根据我国经济条件的特点,解决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难题,探讨适合中国经济条件的货币政策体系框架。  第三章,从国外货币政策实践经验,可以得到很多启发。美国货币政策的改变最大,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从而中介指标的选择也不同,在经济繁荣时期,实行自由经济政策,而出现经济危机时,义无反顾地采取计划经济的政策挽救市场萧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本经济依赖对外贸易,极易受国外经济环境影响,因此货币政策也以对外贸易为主,依赖国外经济环境。欧洲中央银行注重经济信息对货币政策制定的贡献,经济条件变化时,货币政策转变。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适应实业部门的发展变化,较多使用信贷最高限额和法定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用于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第四章,通过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初期条件下实施货币政策的实践过程,看到中国货币政策的明显特征,货币政策多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殊性,货币政策工具多样性和货币政策效果评价的特殊性。货币政策特殊性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国民经济以国有企业为主体,金融体系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由于中国货币政策多目标,评价政策目标的效果就不可能与评价单一目标的效果相比较。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的经济发展、就业、货币稳定、国际收支等方面来综合考察,我国货币政策多目标是必然选择,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经济条件决定了货币政策体系框架的选择。中国货币政策体系不同于国外货币政策的原因,不仅在于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而且主要在于我国的特殊经济条件;中国经济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国有企业为主导,金融体系中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为主。我国将在较长时期内交错并存总量问题与结构问题,且互为因果;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呈现多元化和易变性。  第五章,中国货币政策体系框架的选择。货币政策目标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目标是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是发展经济的基础,经济结构协调是发展经济的保证,保证就业是中国改善人民生活、建设和谐社会的民生之根本,国际收支平衡是保持我国内外均衡的重要条件。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利率是中央银行直接调控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中国人民银行逐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业务,形成基准利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指标具备中介指标的要求,仍然是货币政策重要的中介指标。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货币信贷为主,随着利率市场化,可以利率传导机制为主。我国货币政策规则具有综合性特征,从我国实际条件和政策实践看,我国是以名义GDP为经济发展目标,以利率为直接调控手段,货币供应量为间接调节手段,通货膨胀目标也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计划之内,如果超过计划目标,则采取行动制止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所以货币政策规则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学派货币金融理论和政策的分析,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理论的创立和应用。发现每一个经济学派的创立都离不开当时的历史经济条件,往往是为了解决政府所面临的经济难题,经济学家们通过总结前人的理论成果,完善并创立了新的经济理论。发展中国家的货币经济理论更加贴近我国经济实际。在利用国外经济理论中,如果关注经济理论所处的环境,适用条件,就可以减少政策上的失误。  2.通过回顾我国货币政策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初期条件下的实践过程,中国货币政策特殊性的主要根源是中国的经济环境,国民经济中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速,地区差异较大等因素制约着整个货币政策的实施。由于国有企业的双重职能,即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因此宏观调控的政策就是多重的,这决定了货币政策目标必然具有多重性,包括币值稳定,经济发展,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  3.通过对美国和日本、欧洲等国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分析,看到每个国家的货币政策体系内容都不同,每个国家都实行着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体系。  4.我国货币政策体系是我国经济特征的反映。从我国实际经济条件和实践看,国民经济以国有企业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并存,地区差异大,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保持这一格局。中国复杂的经济环境决定了货币政策的多目标,同样决定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多渠道和多中介指标,因此货币政策工具也与外国货币政策工具有别。货币政策规则也是综合各规则的优势,选取适合中国实际的相应规则。  5.以西方货币理论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效果,显示出我国货币政策弱效,紧缩是力度过大,扩张是力度不够,时滞性强。但是货币政策效果的强弱不在于货币政策本身,而取决于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时的条件。因此,为了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一方面必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有效的适合中国实际货币政策体系框架。  6.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适应实业部门的发展变化,较多使用信贷最高限额和法定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用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7.经济条件决定了货币政策体系。货币政策目标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长远目标是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是发展经济的基础,经济结构协调是发展经济的保证,扩大就业是中国改善人民生活、建设和谐社会的民生之根本,国际收支平衡是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要求。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利率是中央银行直接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业务,形成基准利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指标具备中介指标的要求,仍然是货币政策重要的中介指标。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货币信贷为主,随着利率市场化,未来可以利率传导机制为主。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在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而一个独特的留守妇女。由于丈夫长期外出打工,妻子留守家庭,她们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和家庭
我国人口基数大,粮食需求量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以及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和耕地的减少,粮食危机日益加剧。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其抗旱节水能力,不仅
历经风雨又一年。在即将过去的2003年,《畜牧市场》与广大读者朋友共同见证了中国畜牧业的进步和经历的风风雨雨。回顾2003,展望2004。为了和读者朋友共同回味这些值得记忆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贸易政策从高保护到逐步开放的发展过程。1992年以来,我国连续七次自主降低关税税率,算术平均关税税率由1992年的43.2%逐步降低至2001年的15.3%;加权平均关税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不需要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干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要求政府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方式对劳动力市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向来都是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学者们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结论倾向:一是认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持续扩大,另一是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迎来缩小的拐点。我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同经济体制变迁的轨迹相仿,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呈现出鲜明的政府主导特征,政府的行为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化的进程。一方面,政府通过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使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