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棘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地理学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lihong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棘属共有7个种8个亚种,是广布类群。它的成员分布在从西边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欧洲,西亚,到喜马拉雅地区,黄土高原,直到亚洲东部华北的欧亚大陆广大地区。在东亚的中国沙棘经历了青藏高原的隆起,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反复和黄土化过程。其起源、演化及种群动态的研究对中国地区物种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沙棘叶绿体非编码区变异序列trnL-trnF和trnS-trnG结合核基因ncpGS片段在中国沙棘的分布区范围内,考察了这个二倍体、风媒异交传粉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亲缘地理格局及扩散。   在沙棘属4个类群76条序列中,共发现14个单倍型,有36个变异位点,大多出现在种间。对单倍型建亲缘树显示,无皮组的两个类群(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sinensis和中亚沙棘Hippophae thamnoides ssp. turkestanica)与有皮组的肋果沙棘Hippophae neurocarpa分开聚在不同的支上,显示出明显的遗传分化;分支长度证据则暗示中国沙棘在沙棘属内的古老地位。   中国沙棘内部的叶绿体体现了较强的遗传结构,种群内部个体间以及种群间都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P<0.01),其中大部分分化发生在种群间(Fst=79.35)。在地理上,种群分化来源有两个方面:1)首先,来源于华北及黄土高原四个种群与西部青海四川类群之间的较大遗传距离。在两个类群中出现频率分别最高的两个单倍型之间不仅有11个单点突变,还有一段65bp的插入缺失。2)其次,来源于西部种群内部。在四川的4个种群内部存在中等到极显著的分化Fst>0.15(0.05为显著,0.05-0.15为中等分化),表明在横断山脉中北段到青藏高原东缘的这一地区沙棘叶绿体基因流受到强烈阻隔,而成片段化分布。这一较大的分化以及一些单倍型的种群特有性及重复间断分布的原因之一是冰期以及间冰期的反复出现。   四川红原发现了兼具两类叶绿体遗传物质特点的种群。既含有秦岭以北黄土高原种群古老单倍型的近缘类型,又含有位于单倍型网络另一个中心的横断山脉及青藏高原东缘古老单倍型。我们推测,四川红原以及若尔盖周边地区是这两类群体的接触地带,四川的红原和甲洼是冰期中国沙棘最有可能的避难所。
其他文献
2004年石墨烯的发现打开了研究二维材料的大门。得益于石墨烯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基于它的电子器件的频率很高,光电探测器的探测带宽非常宽。但由于石墨烯缺少禁带,限制了它在场
线阵图像传感器是一类特殊的图像传感器,其仅通过一行有效的感光像素以扫描拍摄的形式来获取二维图像信息。这种特殊的工作方式使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成为可能,因此线阵图像传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应用对于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由项目组自主研发的千兆网卡工作于千兆网络环境,负责控制消息和业务数据流的传输,并要求两种传输方式可
作为一种重要的直接带隙Ⅱ-Ⅵ族半导体材料,一维硫化镉(CdS)纳米材料在纳米压电器件、纳米激光器、场效应管、纳米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研究发现TiO2-CdS异质纳
摘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通过地理学习,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地理课堂情感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感教学;教师;学生 
二十世纪集成电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二十一世纪,由集成电路启发而来的集成光子学,在科学领域掀起了一阵研究热潮。将各种功能的光学器件集成在一块光学芯片上,节省
植物经过进化形成一系列的小RNA途径参与调控植物不同的生物过程。植物内源的小RNA途径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类:microRNA(miRNA)途径和smallinterfering RNA(siRNA)途径。miRNA途
藓类结皮是以藓类植物为优势生物成分的生物土壤结皮类型,是温性荒漠地表主要的覆盖物之一,在土壤—大气碳交换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所引起的关注日益增加,藓类结皮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的研究与应用备受关注。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较好的移动性、便利性,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智能家居系统成为目前智能家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