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季风间期东印度洋赤道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年际变化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xzj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2012、2014、2015及2016年春季季风间期东印度洋赤道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年内特征及年际变化进行了调查,希望为东印度洋提供一些基础的背景资料,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88属525种,其中硅藻门49属143种,甲藻门33属372种,金藻门4属6种,蓝藻门2属4种。本次调查出现物种的生态类型以热带外洋性种以及暖海外洋性种为主,说明该海区具有热带及亚热带气候特征。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从2012年到2016年分别为93.788 ×103 cells/ m3,64.362 ×103 cells/m3, 32.762 ×103cells/m3, 26.950 ×103cells/m3 (除 1107 站),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呈现出逐年降低到的趋势,这很可能是逐年增强的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由硅藻及甲藻共同贡献。硅藻的分布是决定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2012年及2016年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最大值均出现在赤道的站位,2014浮游植物高值位于孟加拉湾南部与赤道平行的断面上,2015细胞丰度最大值出现在斯里兰卡附近的站位。2012年优势种为柔弱伪菱形藻、佛氏梯形藻、菱形海线藻、锥状施克里普藻、离心列海链藻、鼓形拟脆杆藻等;2014年优势种为佛氏梯形藻、地中海细柱藻、紧挤角毛藻、洛氏角毛藻、大西洋角毛藻那不勒斯变种、短刺角毛藻等;2015年优势种为柔弱伪菱形藻、鼓形拟脆杆藻、菱形海线藻、佛氏梯形藻、美丽漂流藻、离心列海链藻等;2016年优势种为大西洋角毛藻那不勒斯变种、柔弱伪菱形藻、鼓形拟脆杆藻、美丽漂流藻、短刺角毛藻、丛毛辐杆藻等。2012年到2016年的S-W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26、5.04、5.20、5.14, 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80、0.82、0.81、0.78。胞内植生藻细胞丰度降低,存在形态变化不大。鉴定出的三种束毛藻中铁氏束毛藻为绝对优势种。在这四年中,束毛藻藻丝体丰度最大值出现在2012年,其次为2016年,接着为2014年,2015年丰度值最低。每年三种束毛藻的分布趋势相似,但每年的变化趋势很大。相比于世界其他海区,本调查区域的藻丝体丰度较低。2014年束毛藻藻丝体丰度与盐度为明显的负相关。2012年与2016年间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似性最好。浮游植物与温度、盐度的关系不明显,优势种与蓝藻及温度、盐度的相关性年际变化较大,硅藻的相关关系较复杂,金藻的相关性较好,大多数优势种与蓝藻表现出正相关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双卧轴振动搅拌机对机制砂-天然砂复合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涉及这种类型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发展前景和振动搅拌对此混凝土性能的研究。从环保角度来看,机制
碱激发胶凝材料作为一类新型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可以利用工业副产品、固体废弃物作为固体原料,减少环境污染。本文运用NaOH和水玻璃混合溶液作为碱激发剂,研究了三种碱激发胶凝材料体系的制备和性能表征。首先,制备了玄武岩石粉-矿渣碱激发胶凝材料,探讨了玄武岩石粉掺量、液固比、碱激发剂的固含量和模数对所制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玄武岩石粉掺量的增加,所制材料的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碱激发剂的固含
2004年,安德烈和康斯坦丁第一次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并获得了诺贝尔奖。石墨烯在室温下具有极高的电子迁移率,其电导率具有电压、温度等可调特性
多药耐药性是目前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主要问题,肿瘤的多药耐药性降低了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也增加了癌症治疗的难度。而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多是水溶性差的小分子,其在人体中
精馏塔是化学工业中应用最广泛和能耗最大的分离设备,对精馏塔塔板上气液两相流股接触情况以及塔板水力学性能的研究一直都是一个重要课题,掌握精馏塔的优化设计和合理的操作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高速列车控制系统的“神经中枢”,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其中,车载子系统是列控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行效率的关键。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车载设备故障时有发生,如今车载子系统的故障处理方式仍以维修人员的经验为主,缺乏安全趋势预测和风险评估预警等方面的研究,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及效率。因此,如何提高车载设备故障预警能力以及制定恰当的辅助维护方法,提高列车安全可靠
随着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能源危机日益加重。人们急需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化技术。在此基础上,燃料电池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而不需要经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受降雪影响大,积雪经汽车行人碾压、环境温度变化等影响反复融冻,形成压实冰雪。道路压实冰雪给车辆行人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道路压实冰雪质地坚硬并且粘附于道路表面,不易清除,其物理力学性质非常复杂,很难根据具体冰雪路况制定合适的清除方案。因此,研发一种智能、高效、环保的道路压实冰雪清除设备至关重要。本文从道路压实冰雪的形成过程开始分析,总结道路冰雪的类型、冰雪密度、抗压强度、摩擦因数等物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得到了普遍关注。精准的室内定位技术是实现位置服务的关键之一,由于室内环境较为复杂,易受多径效应的影响,使得定位稳定性变差。位置指纹定位由于其无需部署其他设备,操作简单且定位精度较高,成为当前室内定位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技术之一。考虑到位置指纹技术在室内接收端定位中的优势,故将其引入到室内信号源定位的系统中。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位置指纹的室内信号源定位算法,针对如何提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化工系统也朝着精细化、大型化方向发展。为了及时发现故障,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报警系统必不可少。然而,当前报警系统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报警数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