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微结构红外探测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um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微结构红外探测器是当前光子型红外探测器领域的研究热点,是极具潜力的新型红外技术。纵观当前的光子型红外探测器技术,作为主流的碲镉汞材料红外技术的补充和替代,GaAs/AlGaAs量子阱、InAs/Ga(In)Sb二类超晶格和InGaAs/GaAs/AlGaAs量子点等红外探测技术,被广泛研究,发展迅速。这些形式各异的探测器的共同特点是:以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为材料,利用高精度材料生长技术,控制晶格常数相近的不同材料构成特定的微结构,以形成吸收红外辐射的机制。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成本低,材料生长和器件制备工艺成熟,可有效提高产率,降低红外探测器的制造成本;材料生长不涉及材料组分变化,所以其材料均匀性高,有利于生产大规模的焦平面阵列;此外,还具备材料机械强度较高,抗辐照性能强等优势,所以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微结构探测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的研究。本文聚焦于GaAs/AlGaAs量子阱红外探测器和InAs/GaSb二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研究了量子阱相关的理论、模型。研究了投试法、传输矩阵法等数值算法,依据电子有效质量近似模型和包络函数近似模型,利用MatLab编写了计算GaAs/AlGaAs量子阱相关参数的GUI程序;并通过计算考察了阱内掺杂、能带非抛物线性和外加偏压对量子阱内基态能级的影响。计算了峰值探测波长覆盖6~151μm的GaAs/AlGaAs量子阱最佳阱宽与势垒的组合;计算了峰值探测波长为8μm的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的优化参数。  2.制备了GaAs/AlGaAs量子阱单元器件并进行了性能评估。制备了具有20、40和60个周期的多量子阱红外探测器单元器件,并对制备完成的器件进行了光电测试。三种器件样品的峰值探测波长为7.97~8.18μm,与考虑能带非抛物线性后进行的理论计算结果(8μm)非常吻合。测试了不同偏压下量子阱探测器的探测率,其中40个周期的多量子阱器件的峰值探测率达到8.0×10cmHz1/2/W。分析了量子阱周期数和外加偏压与探测器最终性能的关系。  3.开展了GaAs/AlGaAs量子阱面阵器件的研究。通过研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干法刻蚀等关键工艺,制备了640×512像素的n型GaAs/AlGaAs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焦平面器件。经过与Si读出电路倒焊、互连、制冷机封装等一系列后道工艺后,对焦平面阵列进行了测试,并在320×256工作模式和65K工作温度下,成功演示了室温背景下目标的红外热成像,焦平面阵列的平均峰值探测率为1.5×1010cmHz1/2/W,不均匀性小于20%。  4.进行了InAs/GaSb二类超晶格单元器件研究。设计了制备InAs/GaSb单元器件的光刻掩膜板及工艺流程,并成功制备了多个器件样品。50%截止波长为4.3μm的中波器件的峰值探测率达到1.7×1011cmHz1/2/W。对比研究了干法刻蚀工艺和湿法腐蚀工艺对InAs/GaSb二类超晶格探测器性能的影响,发现湿法腐蚀对台面侧壁的横向腐蚀会对降低探测器性能。另外制备了经过SiO2钝化和未经过SiO2钝化的单元器件样品,结果表明经过SiO2钝化的器件的反向偏压下的暗电流密度降低了约两个数量级。  5.开展了128×128InAs/GaSb二类超晶格焦平面器件研究。设计了128×128InAs/GaSb二类超晶格面阵器件的光刻掩膜板及工艺流程;通过湿法腐蚀形成台面、SiO2磁控溅射沉积钝化、金属沉积和铟柱形成等工艺,成功制备了128×128像元,中心距为50μm,台面面积为40×40μm的面阵器件。利用制备的焦平面样品,在77K工作温度下成功演示了对室温背景目标的红外热成像。另外,进行了GaSb和InAsSb的选择性腐蚀研究,实验测定了不同双氧水成份的几种腐蚀液对GaSb和InAs0.91Sb0.09两种材料的腐蚀选择比,为将来进一步研究GaSb衬底减薄和去除提供思路和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它具有多项非常突出的优点,如抗多径衰落能力强、频谱的利用率高、实现成本低等,在高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耐铝性极强,又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模式植物。在pH小于5.0的淹水土壤中,铝毒也是限制水稻生长而致减产的一个主要胁迫因子。深入了解水稻铝毒响应及抗性机
为了满足海洋下一代水色探测的需求,本论文在跟踪国外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旋转望远镜系统进行光机热集成分析及转动性能的分析,得到机械载荷、温度载荷以及转动性能对光学成像质量
无掺杂的ZnO为n型材料,p型ZnO薄膜的制备最近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焦点。因为自身缺陷的存在,比如氧空位、锌填隙原子,使得低阻值的p型ZnO很难获得。N原子已被证实是最理想的掺杂物,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保罗·塞尚是后印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由他开始,人们转变了印象派时期描摹自然的方式,转变为按照画家的思想和精神,重新认识眼前的一切.塞尚是传统艺术向当代艺术转变的
粘帚霉是一类重寄生真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实验以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67-1为材料,研究了该菌株液生孢子的形成过程与抗性特征,调试了该菌
红外成像系统和相关的图像处理技术是红外预警,目标自动搜索与跟踪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本文以红外光电仿真系统为项目背景,对红外弱小目标检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对其
TriggerFactor(TF,由tig基因编码)是分子量约为48kD的蛋白质,由4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ase)活性和分子伴侣功能。它可与位于核糖体新生肽链出口处的L23/L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繁荣发展,车企之间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因此,汽车质量的好坏决定其销售的好坏.人们对汽车零部件的质量也更加关注.本文就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展开